传统上,中医将小儿口臭分为胃经有湿热和食积两大类。中医认为,小儿口臭多由食积引起,即宝宝消化不好,兼 有上腹胀闷,嗳气、泛恶等症;此外,口臭也因为胃经有湿热,即是宝宝上火,如胃有积热、脾胃火盛、肝肾阴虚 、肠腑实热等引起。
1.食积型口臭:宝宝消化不好
妈妈网专家表示,大多数的宝宝口臭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这与宝宝饮食不节、家长喂养不当有关。小孩的消 化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肠道内粘膜柔嫩,消化功能还比较弱,如果 父母不能正确的喂养孩子,什么都给孩子吃,使孩子饮食的质和量不当,损伤了肠胃,孩子就会出现肚子胀、吐奶 、大便稀,有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消化不良(伤食)的表现。
治疗原则:这类孩子长期食欲不振,面黄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药以消食和胃为主。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之类的 药物消食导滞。保和丸内含的主要药物有山楂、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翘等。3岁左右的孩子可用 炒麦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药可以配合消食化积的保和丸。
2.胃经有湿热型口臭:宝宝上火
宝宝上火也容易引起口臭,主要包括胃有积热、脾胃火盛、肝肾阴虚、肠腑实热等问题。
胃积热:表现为口臭、舌干、牙龈红肿等。
治疗原则:清胃泻热。选清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生地、升麻、丹皮、当归等。
脾胃火盛:表现为口疮口臭、口唇干燥等。
治疗原则:清泻脾胃伏火。用泻黄散加减,主要药物有藿香、生石膏、栀子、防风、甘草等。
肝肾阴虚:表现为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咽干燥、口臭。
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用左归饮加减,主要药物有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等。
肠腑实热:表现为大便秘结和口臭。
治疗原则:滋阴通便。选用番泻叶、麦冬、草决明等泡茶喝,当有良好的效果。
3.中医治疗口臭6秘方
妈妈每天有给宝宝清洁口腔吗?没有给宝宝建立口腔清洁或刷牙的好习惯,小嘴巴当然会散发出不洁的气味。当口腔内有积奶或积存的食物残渣未能及时洗净,或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中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的吲哚、硫氢基及胺类就会散发出异味或臭味。
1、香薷15克,煎汤。口服,也可以频频含潄。
2、橘皮、肉桂、佩兰等份,干燥后研末。将大枣煮熟,去皮和核,与药末一同成泥,做成小丸,放入口中时 时咀嚼。
3、丁香1捏,用滚开水泡茶喝,或者用1~2枚含服。
4、取白豆蔻1~2粒,放口中咀嚼,汁咽下,渣可吐掉。
5、藿香3克、白菊花6克,金银花6克,薄荷1.5克,泡茶频频饮服。
6、若吃了大蒜、韭菜、洋葱后有口臭,只需咀嚼1捏茶叶或黑枣即可。
很多妈妈发现自己的小宝贝睡觉时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正常地发育、吃奶,醒时呼吸也正常。但在进入睡眠就会感觉呼吸加速,变得更急促了。如果看到自己的小宝贝存在这样的现象,那么妈妈们就要要上上心了,这可能是一种健康状态出现危机的示意信号,妈妈们要及时根据小宝贝的反应去作出灵活应对哦!
很多做家长的都知道,宝宝的睡眠对于宝宝的身体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宝宝睡眠不充足,不仅会哭闹,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不良表现。而不同年龄的宝宝对于睡眠时间的要求是不同的。那么,两个月的宝宝睡眠时间多少合适呢?他们的睡眠时间少会有什么危害呢?
照顾新生儿是妈妈甜蜜的负担,当中滋味,冷暖自知。当妈妈为宝宝倾尽心思时,最希望宝宝吃得好睡得香。可是,偏偏宝宝就是“不乖”,总是哭闹不肯睡觉。这时,新手妈妈可要注意了,不要只顾哄孩子或者迷信封建习俗,其实有可能是宝宝不舒服,在向你发出求助信号呢!新生儿哭闹不睡觉是怎么回事?妈妈网百科带你看清楚哦!
半夜醒来,听到宝宝发出“嗝、嗝”的声音,宝妈们既惊又喜。新生儿睡觉打嗝是怎么回事?这正常吗?爸妈应该怎么办?将宝宝奉为掌上明珠的你,马上就在脑海里浮现了这一串问题。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新手爸妈们,只要动动你的手指头,在妈妈网百科里就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溜溜的眼睛东张西望,爸爸妈妈想尽了各种法子,摇着睡、抱着睡……无论怎样,怀里的宝宝就是不睡。谁都知道,刚出生的宝宝除了吃喝拉撒,都在睡觉。睡饱了,才能好好长身体。面对不肯睡觉的宝宝,新爸新妈们每天晚上都累地筋疲力尽,心里着急坏了:这新生儿晚上不睡觉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