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穗形腰花
用平刀法把腰子从中间一剖两半,再用左手自腰子两头向中间挤一挤,使中间鼓起,突出腰臊,将其片净,并在清水里蘸一下,目的是使刀口面光滑易剞。剞时一般要顺长横剞,采用坡刀法,刀距为3.5至4毫米,进刀深度为腰子厚度的3/4,与腰子的夹角应在45 °至50°之间。用坡刀剞花纹,斜度越大、夹角越小,花纹就越长、越是悦目 ;反之,花纹短,不够美观。剞完坡刀,把腰子横过来,顺长直刀剞腰子厚度的4/5,刀距3毫米。不论横剞或顺剞,都要硬着手腕,使刀距的深浅、宽窄均匀一致,这是保证成菜形态美观的关键。
腰子剞好后,改刀成长4厘米、宽1.5厘米的块,用水淘去上面的粘液,取净布轻轻把水搌干,再根据烹调的需要,决定上浆、挂糊或直接烹制。
最专业的:麦穗花刀
用刀在猪腰表面划一小口,撕去外膜。然后将猪腰放在菜墩上,左手将腰子按住,右手持刀将腰子片开成两半,用刀批去腰臊,即只留净腰。将半只猪腰放在菜墩上,腰子内侧,即有腰臊的一面,向上,持刀用斜刀推剞出若干条平行刀纹,倾斜角度约为40°,进刀深度为猪腰厚度的3/5,再将猪腰转一个角度,用直刀推剞出若干条与斜刀纹相交成90°的平行刀纹,进刀深度为4/5。将剞好花刀的猪腰纵向等分一切为二,横向亦等分一切为二,即半只猪腰改刀成4块长方条,经加热卷曲即成麦穗形。
技术要求:剞花刀时刀距、进刀深度、倾斜角度要均匀一致。直刀纹应比斜刀纹略深,斜刀纹的间距应比直刀纹略宽。斜刀的倾斜角度可根据猪腰的厚薄灵活掌握,倾斜角度越小,麦穗的外形越长。剞花刀后改块的大小要均匀。
适用范围:适用于炒、爆、熘类菜肴,如“炒麦穗腰花”、“酱爆腰花”等。
最好看的:蓑衣花刀
在猪腰内侧先用斜刀推剞,再用直刀推剞,同麦穗花刀。再于猪腰外侧,即无腰臊的一面,斜刀推剞若干条平行刀纹,进刀深度为4/5,与内侧成透空网络状。然后将猪腰改刀成边长为3至5厘米的方块,受热卷曲收缩后即成蓑衣形。
技术要求:刀距、进刀深度、改块都要均匀一致。
适用范围:适用于炒、爆类菜肴,如“炒蓑衣腰花”、“汤爆腰花”等。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血尿酸高作为诸多代谢紊乱因素之一,常与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肥胖等伴发,构成心血管危险因素。
血清尿酸浓度降低(低尿酸血症)常被临床所忽视。在机体氧化还原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血尿酸偏低的原因是患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血尿酸高主要是尿酸在体内排泄不畅,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组织,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痛风石。对于通风的患者,要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主要就是动物内脏心、肝、肾等),一般每天饮水要
血尿酸偏高常见于痛风 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结核 肾盂积水 慢性白血病 尿毒症肾炎 肝脏疾患 氯仿和铅中毒 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疾病中,尤其和各类肾脏的病症有联系,需要人们多加注意,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血尿酸值处于正常范围呢?血尿酸值偏高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血尿酸偏高可能有很多因素引起,有可能是各类疾病引发的代谢综合征,与其相关最紧密的是痛风。血尿酸偏高会导致痛风,当尿酸浓度过高时会以钠盐的形式积累在关节、肾脏中,引发组织异物炎性反应,百分之90以上的痛风与血尿酸高有关。那么,当血尿酸偏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