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规化验单怎么看

尿规化验单怎么看

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的信息后,相信我们对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数据有了一些判断能力,现在就来看看应该怎么来解读尿常规体验单吧。

做尿常规检查所得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这张纸就叫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酸碱度(pH)、尿比重(SG)、尿胆原(URO)、隐血(BLO)、白细胞(WBC)、尿蛋白(PRO)、尿糖(GLU)、胆红素(BIL)、酮体(KET)、尿红细胞(RBC)、尿液颜色(GOL)。

尿常规化验单是分析接受尿常规检查者的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尿检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因此说尿检不等同于尿常规检查,但平常通俗所说的“尿检”多指查尿常规。

1、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

2、尿糖(GLU)

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相关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

3、尿红细胞(R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红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为镜下血尿;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

4、尿白细胞(WBC)

每个高倍显微镜视野下,尿液白细胞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它表示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5、尿上皮细胞(SPC)

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

6、尿管型(KLG)

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标志。

7、尿潜血(ERY)

正常情况尿潜血试验阴性。尿潜血阳性同时有蛋白者,首先考虑肾脏疾病和出血性疾病,可进一步做肾功能检查;如尿蛋白阴性应到有关专科查明出血部位和性质。一般认为,下尿道出血因红细胞未被破坏,潜血可不明显。

8、尿胆原(URO)、尿胆红素(BIL)

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多提示有黄疸存在,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尿亚硝酸盐(NIT)

尿亚硝酸盐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过筛试验。新鲜尿时亚硝酸盐呈阴性,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或有细菌生长繁殖可呈假阳性。

10、尿量

正常人1000-2000ml/24h,超过2500ml称为多尿。低于400ml/24h或者17ml/h称为少尿;低于100ml/24h称为无尿。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
  • 1

    馄饨汤的做法

    馄饨汤是一道汉族的传统小吃。馄饨皮的主料为面粉,而馄饨的主要馅料则为青菜和猪瘦肉, 这两种食物对人体都有不少好处。想要在家就享受到这道美食,那就看看馄饨汤的做法吧!把厨房变成营养餐的生产地,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 2

    鲜肉馄饨馅的做法

    在风味各异的馄饨界中,青菜馅馄饨和鲜肉馅馄饨是最常见的两个味道,与其他口味多样的馅料一样,在吃货们的世界中都算得上是绝佳美食。那鲜肉馄饨馅要怎么制作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 3

    馄饨馅的做法

    馄饨是中国传统面食,源于中国北方,用薄面皮包馄饨馅,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传统馄饨馅多为鲜肉,如今馄饨被广泛传至中国各地,馄饨馅口味上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口味选择更加丰富。本文为你详细讲解馄饨馅的做法,妈妈们在家就能轻松调好馄饨馅,做一顿美美的面食大餐哦。

  • 4

    馄饨的包法

      馄饨是中国传统面食,源于中国北方,用薄面皮包馄饨馅,通常为煮熟后带汤食用。常见馄饨的包法有北方元宝馄饨的包法、四川抄手馄饨的包法、港式云吞的包法、温州馄饨的包法。本文为你详细讲解馄饨的包法,轻松动手就能**出各式美味的馄饨。

  • 5

    馄饨皮的做法

    馄饨虽然是一种普通的食物,但馄饨皮的表面光滑,馄饨的馅料又美味,这两个特点使得馄饨非常受欢迎。当然,馄饨皮是馄饨的精华所在。很多人都在问,馄饨皮要怎么做才好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馄饨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