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学会以下的《葵花宝典之看看宝宝吃得够不够》,就知道哺乳量究竟够不够了。
1、哺乳次数。
2个月内的宝贝为按需喂养,每天需要吃8—10次(母乳喂养的进食次数可能会更加多),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
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
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4、精神状态。
宝宝吃饱了后睡眠会比较安稳,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起病缓慢,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流行年可高达40%~60%;一般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
春末初秋,病毒、真菌、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肺炎等疾病十分常见。肺炎能否治好是不少人心中的疑问。其实,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临床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而肺炎是完全有可能治愈的。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咳嗽、呼吸加速、咳嗽、发绀、三凹征、鼻扇、腹泻、发热不显著、听诊时啰音不多等特征,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你或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患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病程发展很快,不治疗时多死亡。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
婴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婴幼儿主要常见病,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