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教育方法

美国儿童教育方法

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做,之所以不做,是因为观念的问题。以前的家教注重家庭、亲情,是沿袭和互相依赖的文化,而现在的社会更要求独立和创造性。美国人的家教理念非常适合我们揣摩和学习。

1、自立训练从幼儿开始。

美国很多孩子从婴儿时期就独居一室。孩子长到三四岁,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长就给买一种很小很暗的灯,彻夜亮着,以驱逐孩子对黑夜的恐怖。晚上睡觉前父母到孩子房间给孩子一个吻,说:"孩子,我爱你!晚安!做个好梦!"就回自己的卧室了。孩子就抱个布狗熊、布娃娃之类的玩具安然入梦。

2、决不总是围着孩子转。

美国人很爱孩子,但不会总是抱着、盯着孩子。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总是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自己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很少缠着父母。父母外出旅游,把很小的孩子就交给祖父母或花钱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总牵着自己的孩子。

3、让孩子接受锻炼。

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到城外10公里的乡下看望父母。吃过晚饭,天已黑,进城的公共汽车已经停开发。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而杰姆斯却带着儿子步行回城。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模黑回家。为什么这么做?杰姆斯回答说:为了使儿子从小熟悉黑暗和吃一点苦。

5、教孩子适应环境。

约翰-柏拉姆夫妇假日里常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每遇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

6、进行自我保护训练。

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儿和一个7岁得男孩,他带他们上街时,随时随地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他注意事项,说明怎样走危险,怎样才安全。许多家长还叮嘱孩子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如:父母的单位电话、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电话等。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
  • 1

    宝宝睡觉前要吃奶

    宝宝与大人的饮食有着较大的区别。一般而言,出生的宝宝除了吃奶就是睡觉。每天都处于睡完吃吃完睡的状态。有些宝宝睡觉前要吃奶,这是属于正常现象还是异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2

    宝宝睡觉吃奶好吗

    宝宝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还总是不睡,妈妈们为了让宝宝能够尽早睡觉,往往就会喂宝宝吃母乳或者是喝牛奶。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也会边喝奶边睡着。那么,让宝宝睡觉吃奶好吗?对于宝宝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带着这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3

    宝宝睡觉烦躁不安

    当宝宝进去睡眠状态,却发现宝宝睡觉的时候显得很烦躁不安。爸爸妈妈别提有多担心了。究竟宝宝睡觉烦躁不安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4

    宝宝睡觉不踏实怎么办

    宝宝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白天睡得多了,晚上有可能就睡不好了。很多宝宝都有在半夜惊醒哭泣的习惯,宝宝睡不踏实,家长在担心宝宝是否患病的可能也要留意,有可能是平时习惯造成的。

  • 5

    宝宝睡觉踢被子

    刚出生没多大的宝宝比较多动,踢被子是常事。宝宝一踢被子,爸爸妈妈们发生担心宝宝着凉,晚上自然就没好觉睡了。宝宝睡觉踢被子应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