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食用历史悠久,早在清初时茯苓饼就已经出现,并深受慈禧的喜爱。现今,茯苓是一种重要的食疗品种,经常食用可健脾去湿,助消化,壮体质。其食用方法更加多样化,比如,茯苓酥、茯苓酒等。下面推荐两款茯苓的养生食谱。
茯苓栗子粥
材料: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
做法:
1、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
2、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
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茯苓枣实汤
材料:茯苓100克,芡实100克,红枣50克,动物瘦肉200克,水适量。
做法
1、瘦肉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芡实、茯苓洗净混合,并用一个纱布袋包好。
2、然后将上述材料共同入锅加水煮沸。
3、先用旺火,水开后改用文火再煨1小时,取出药纱袋。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当调料,调味后即可食用。
此汤能降血脂、降血压,防治血管硬化,对儿童伤食、中年人熬夜伤神、烟酒过多、口臭、眼睛充血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宝宝与大人的饮食有着较大的区别。一般而言,出生的宝宝除了吃奶就是睡觉。每天都处于睡完吃吃完睡的状态。有些宝宝睡觉前要吃奶,这是属于正常现象还是异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晚上到了睡觉的时间还总是不睡,妈妈们为了让宝宝能够尽早睡觉,往往就会喂宝宝吃母乳或者是喝牛奶。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也会边喝奶边睡着。那么,让宝宝睡觉吃奶好吗?对于宝宝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带着这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当宝宝进去睡眠状态,却发现宝宝睡觉的时候显得很烦躁不安。爸爸妈妈别提有多担心了。究竟宝宝睡觉烦躁不安是怎么一回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宝宝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白天睡得多了,晚上有可能就睡不好了。很多宝宝都有在半夜惊醒哭泣的习惯,宝宝睡不踏实,家长在担心宝宝是否患病的可能也要留意,有可能是平时习惯造成的。
刚出生没多大的宝宝比较多动,踢被子是常事。宝宝一踢被子,爸爸妈妈们发生担心宝宝着凉,晚上自然就没好觉睡了。宝宝睡觉踢被子应该怎么办呢?爸爸妈妈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