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皮肤红斑是什么病

婴儿皮肤红斑是什么病

婴儿皮肤出现红斑也有可能是血管瘤。血管瘤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是橙色斑。出生后即有,斑块大小不等,呈橙红或淡红色,不高出皮肤表面,轻压即退色,哭闹时颜色加深。橙色斑多见于前额、上眼睑及枕部,一般都在出生后数月内自行消退,不必处理。

二是红斑痣。又称葡萄酒色斑。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一般无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治疗。

三是毛细血管瘤。多见于皮肤,以枕部、头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长于口唇和舌部。毛细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占据面部或肢体的大部,小的只有几毫米,略高于皮肤。毛细血管瘤一般出生后就已存在,6个月内生长迅速,一二岁后逐渐停止生长。它影响美观,破损后有大出血的危险,家长应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长后自行消退。若血管瘤生长速度较快,又严重影响美观,就应立即进行治疗,可采用同位素敷贴等方法治疗。

四是海绵状血管瘤。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肾等处都可发生。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扪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婴儿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严重损害容貌和破坏正常组织。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注射硬化剂或行手术切除。

五是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四肢,表面及周围有许多树枝状扩张的血管,迂回曲折呈蔓状,局部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有时可摸到血管搏动或听到血管杂音。对于这种血管瘤,应尽早手术,也可用弹力绷带等包扎肢体,以缓解肢体出现的酸痛等症状。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
  • 1

    凉拌黄瓜的热量

    凉拌黄瓜其实就是生的黄瓜,热量和黄瓜是一样的。凉拌黄瓜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23大卡(96千焦),单位热量算是很低的。每100克凉拌黄瓜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1%。黄瓜被很多女性选为减肥的食品,其实除了热量低之外,黄瓜还有它一定的好处,可以帮助减肥。

  • 2

    拌黄瓜的做法

    拌黄瓜做法很简单,也很多样,所以想要拌黄瓜做得好吃,首先得选好黄瓜。黄瓜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尼克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黄瓜的含水量很高,达到96%-98%,还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吃黄瓜还能帮助排泄肠内毒素,降低血脂,所以黄瓜真的是再健康不过了。

  • 3

    醋拌黄瓜

    醋本身就有调节肠胃的功能,而且可加速唾液分泌,加速消化。而黄瓜就有美容、减肥的功效,两者一结合,就可以起到促进食欲的效果。因此,醋拌黄瓜无论是在餐桌上还是在平日的小吃中,都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妈妈们可以尝试做一下醋拌黄瓜,可以增加多一门手艺。下面,就跟着妈妈百科来做醋拌黄瓜吧!

  • 4

    木耳拌黄瓜的做法

    木耳拌黄瓜不仅好吃,营养价值还是很高呢。多吃黄瓜和木耳都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老少咸宜,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呢。这款好吃的凉拌菜,做法也很简单。在家动动手就可以把好吃的木耳拌黄瓜做出呢。

  • 5

    酱黄瓜的做法大全

    酱黄瓜,口感十分的爽脆,做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将黄瓜洗净切条或者切段,然后撒上盐,腌制几个小时,之后取出挤压出盐分,就可以放在调好的酱汁中腌制,我们就能静静等待美食的发酵。相信很多朋友多会做酱黄瓜,但是做法不一样,味道也有所区别,一起看看酱黄瓜都有哪些做法,不会的请默默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