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诊断

手足口病的诊断

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到医院治疗后,涂抹医生开的药膏,大约1周左右就会康复,爸妈不用太担心。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手足口病的诊断是怎样的~

手足口病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须有病原学证据。一般医生会借助辅助检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手足口病。

1、主要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聚集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大多孩子在1周内痊愈。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一般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分类时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轻度升高。重症病例血糖可升高。

(3)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危重病例多核细胞可多于单核细胞),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4)X线胸片:可以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络状、点片状、大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主,快速进展为双侧大片阴影。

(5)磁共振:以脑干、脊髓灰质炎损害为主。

(6)脑电图:部分病例可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7)心电图:没有特异性改版,可以看到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ST-T改变。

(8)病原学检测:

A、病毒分离: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B、核酸检测:自病人血清、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并鉴定为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

C、血清学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或其他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编辑推荐
  • 1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90%左右的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

  • 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实际上就是俗称的感冒,是一种以病毒感染为主要起因的疾病。根据病因和表现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的感冒。感冒应该如何治疗和护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3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妈妈们最担心就是宝宝生病了,其中以发烧和咳嗽最让妈妈发愁。咳嗽要是处理不当很容易演变成肺炎,而发烧搞不好就把孩子的脑袋给烧坏了。所以,小儿发烧或是咳嗽,妈妈们都会格外的紧张。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和慢性咳嗽,中医上又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今天我们来了解的是属于慢性咳嗽的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妈妈们赶紧准备做好笔记了。

  • 4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不同的时节,会有不同的病菌的滋生与蔓延,而在冬春节,小儿就很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感染的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常可侵及口腔、中耳、眼部、颈淋巴结等邻近器官,如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或肺炎。

  • 5

    宝宝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感冒,是指上部呼吸道的鼻、咽和喉部的呼吸道炎症,临床诊断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鼻咽炎”都属于上感。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信息对于宝宝的健康是极为有益的,爸爸妈妈们想要了解吗?妈网百科在这里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