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严重吗

妇科炎症的种类非常非常的多,子宫内膜炎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子宫内膜炎可以直接威胁到女性的生活,不及时治疗还会对生育造成影响。那子宫内膜炎严重吗?子宫内膜炎的症状都有哪些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严重吗

子宫内膜炎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妇科疾病,它在早期时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女性身体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

子宫内膜炎会造成女性不孕。患者在没有及时治疗,受到炎症长期影响的情况下,精子进入宫腔是非常容易被白细胞吞噬,即便没有被白细胞吞噬,也容易受到毒素的影响,所以精子的活力及数量会大大降低,这样和卵子结合的机会就会减少了,这就造成了女性不孕的可能。

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女性,受病情的影响其阴道分泌物往往会比较多,同时腰部、下腹都会有疼痛的感觉,特别是腰部还经常感觉到酸胀,严重时会影响到性生活,让夫妻关系出现裂痕。

子宫内膜炎容易导致女性出汗,发烧,乏力,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会发生月经不调,这样整个人的状态都不怎么好,对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子宫内膜炎还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所以即使是怀孕的女性,也非常容易发生流产。

在完成受精之后受精卵会在子宫内膜着床,如果子宫内膜存在炎症那很显然就会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容易造成女性不孕或是流产。所以说子宫内膜炎对女性的生育来说记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女性应该了解子宫内膜炎的症状,防范疾病的发生。

子宫内膜炎会引起女性痛经,但没有生过孩子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是子宫内膜炎引起的痛经并不是非常强烈,这可能和内膜过度增厚有关。除了痛经之外,子宫内膜炎还易造成女性月经过多。子宫内膜炎的患者月经周期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却会发现经量和从前相比,往往是成倍增加,流血的时间也明显加长。有少数患者会因为大量流血而造成贫血,有极少数不规则出血的病例。

大约有30~40%的患者会因为子宫内膜炎而引起盆腔区域疼痛。在月经期间,患者的下腹部会有这张疼痛的感觉,同时伴有腰骶部的酸痛。另外白带增多也是子宫内膜炎的一个症状,白带的性状为稀薄水样颜色呈淡黄色,偶尔可见血性白带。

只要发现了子宫内膜炎,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其实还是很好治愈的。但是现实中总是存在这样一些患者,她们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会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她们认为子宫内膜炎可以痊愈,这个明显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炎痊愈的几率为零。如果患上子宫内膜炎,不及时加以治疗,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疾病的治愈率被降低。治疗子宫内膜炎可以使用药物疗法,还可以使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药物治疗非常适合子宫内膜炎发病的初期,此时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病情比较轻,通过药物干预可以减缓病情恶化的速度,再逐渐达到治愈的目的。

但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就需要使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子宫内膜炎如果到了比较严重的状态,其后续发展会比较快,容易使周边的组织受到影响,所以应该迅速对病灶作出处理,以防止累及其它组织。

一般女性如果患上妇科疾病,对于疾病的禁忌症是很多的,多数妇科疾病不宜同房,那子宫内膜炎能同房吗?

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不能同房,因为性生活会导致炎症的扩散。而且在发病时,患者阴道分泌物多,其腹部腰部胀疼不适,这是对于性生活也会失去很多兴趣。急性子宫内膜炎如果炎症被控制,恢复期为了避免盆腔充血,防止患者因为免疫力低下而再次复发,也应尽量避开性生活,或者是减少性生活的次数。

慢性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平时就会有腰酸背痛的感觉,白带量也比较多,如果进行性生活会使症状加重,所以应该尽量减少性生活的次数,其实多数患者在性交之后很难有性快感,或者是有有了性快感,但是因为高潮会导致盆腔充血也会使症状加重。如果一定要进行性生活男方应该使用避孕套,这样可以防止细菌通过摩擦作用扩散至上行,引起上行感染。

有没有什么饮食料理可以帮助子宫内膜炎患者尽快恢复病情呢?当然有了,而且大家不要小看饮食调理,合理饮食对于身体康复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子宫内膜炎可以通过哪些饮食方法来调理呢?

一、槐花苡米粥

材料:准备槐花,冬瓜仁,苡米和大米这几样食材。一般槐花的用量为10克左右,槐花冬,冬瓜仁,苡米的用量比例通常为1:2:3,大米适量即可。

做法:把槐花和冬瓜仁一起放在清水中煎成汤,去渣之后,再把苡米和大米放在汤里煮成粥服用,这款槐花苡米粥有益气祛湿的功效。

二、生地黄鸡

材料:取生地黄250克,准备一只乌鸡,准备饴糖150克。

做法:把乌鸡处理干净,内脏肠肚也要清洗干净并切成小块,把地黄和饴糖混匀,一起倒在乌鸡的鸡腹中,上锅隔水蒸熟,注意乌鸡的摆放,尽量不要让汤汁洒出来。注热注意不要加任何调料,蒸熟之后就可以食用。这款生地黄鸡可以滋阴清热,非常适合子宫内膜炎的患者。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