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危害

槟榔的口感独特,至今在中国南方很多城市的人都还保留着吃槟榔的习惯。槟榔是零食也是药材,那为什么还有人说它是有危害的呢?现在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一下摈榔的危害与药用价值所在。
槟榔的危害

我国某些地区有食用槟榔的习惯,以湖南和海南最为出名。食用槟榔的习惯又来已久,很多地方一直保存着并享受着这种美食。可是槟榔吃多了对人体的坏处多多。据悉,全球每年新发30万-40万例口腔癌症患者,其中58%发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居民大都有咀嚼槟榔或槟榔子的习俗。可见,嚼槟榔与口腔癌有密切的关系。槟榔的危害有哪些?

槟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明为一级致癌物,槟榔中含大量槟榔素、生物碱,其具有细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槟榔中所含生物碱等发生反应,会导致口腔黏膜纤维化,如果同时嚼槟榔、吸烟及饮酒者,患口腔癌的几率更会大增。 槟榔致癌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槟榔含有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亚硝胺类物质。比如从嚼槟榔(不含烟草)的人的唾液中检测到三种亚硝胺类物质,这些物质容易致癌。

2、槟榔比较硬,特别是用荖花和石灰包裹后对口腔的磨损更厉害,经常食用槟榔使口腔黏膜处于受损状态,增加癌变几率。

3、烟草和槟榔“臭味相投”,共同促进口腔癌的形成。

槟榔不但是一级致癌物,长期嚼食对牙齿磨耗严重。经专家研究证明,过量槟榔碱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所以有食用槟榔习惯的人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希望能尽量减少食用槟榔 。

槟榔是槟榔榈树的果实,槟榔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槟榔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又有“洗瘴丹”的别名。主治饮食不规律、气滞积结、祛痰,所以在药用性能上被人们广泛关注。槟榔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1、驱虫作用: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其驱虫性在临床上也得到研究证实。尤其对绦虫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槟榔碱类似烟碱样性质有关,可以使虫体的神经系统麻痹。一般认为槟榔对猪肉绦虫的作用最强,对短小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姜片虫也有作用。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2、拟副交感神经作用: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能兴奋汗腺及唾液腺,使汗液及唾液分泌增加;用氢溴酸槟榔碱溶液滴眼,可使瞳孔缩小,故可用治青光眼,此外,有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可使冠状动脉收缩。

3、抗病毒作用:槟榔有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4、抗真菌作用:1:3的槟榔煎液对部分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我国槟榔的产地多集中在海南,海南很多人都有吃槟榔的习惯。海南人食用槟榔的时候一般会先把槟榔切成片,放上贝壳粉调制成膏状物卷上蒌叶,再放进口里慢嚼。有人初次吃会面红耳赤,咽喉食道犹如被火掠过,随后变热泪盈眶。如同羞涩的少女,所以海南等地也称槟榔为妇女们美容养颜的佳品“不老的神话”。

台湾人食用槟榔比较普遍的添加物有槟榔果、荖叶、荖花、熟石灰及香料如儿茶素等。台湾人食用的槟榔分为白灰槟榔(包叶槟榔)、红灰槟榔(中间夹荖花、红灰,红灰为熟石灰加入甘味料、调味品、香料或中药而成)。

槟榔被湖南人意为植物“口香糖”,就物产丰饶而言,湖南有“金湘潭,银益阳”的说法。 湖南人吃槟榔的习俗,以此二地为盛。 湖南吃的槟榔多是腌制的。槟榔的产地,大都出自海南。所以槟榔摊上一般贴着几个字:正宗海南槟榔。湖南人从海南把干槟榔买来后,要把槟榔进行腌制。做槟榔不是用盐,而是用饴糖。饴糖腌制过的槟榔,有丝丝难以察觉的甜味,入口咀嚼经久不散。腌制槟榔的过程,各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其中还要掺些什么,那是商业秘密。 腌制好的槟榔摆上摊挡,放在一个大瓷盆子里,呈棕黑 色并且发亮。档主提供筷子给你,让你上下翻动挑选。好槟榔一般个不大,切开后肉片厚,核粘壳。档主会在切开的槟榔上根据你的要求,添上桂油,豆粉,芝麻等其他调料。好槟榔的标准大概就是:劲大,醉人。槟榔醉人的原因就是它含有类似于尼古丁的东西,让人神经兴奋心跳加速。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