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梅毒怎么检查

好不容易怀上了宝宝却被医生告知自己患上了梅毒,这种天堂地狱的落差往往让人奔溃!众所周知,孕妇梅毒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更能影响胎儿发育,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
孕妇梅毒怎么检查

孕妇梅毒怎么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试验。孕妇在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时,首先用上述两种血清学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筛查,若结果呈阳性,需立即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梅毒血清学检查的方法有两种:

①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等,可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此法用于筛查和疗效判断,但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进一步作螺旋体试验。

②梅毒螺旋体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和梅毒螺旋体被动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测定血清IgG抗体。由于该抗体终身阳性,故不能用于观察疗效、鉴别复发或再感染。

孕妇在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时,首先用上述两种血清学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筛查,若结果呈阳性,需立即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证。若两者均呈阳性,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确诊梅毒。

许多准妈妈看到梅毒检查单上的“阳性”二字,常常感到晴天霹雳。其实,并不是所有孕妇梅毒抗体呈阳性就表明孕妇患有梅毒。这是因为梅毒抗体TPPA一般治愈后不会转阴,有的人将终生携带。如果孕妇孕前曾感染梅毒,但已治愈或自愈,建议重新检查一遍,以便进一步确认病情,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此外,许多其他疾病也可导致梅毒化验结果阳性。据调查,一般人群中,有1%-2%的人可出现梅毒血清学化验结果阳性。可以出现梅毒化验阳性的常见疾病有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丙型肝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等。此外某些生理情况出现变化如妊娠、海洛因成瘾时,也可能出现梅毒化验结果阳性。在妊娠晚期,也有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假阳性反应的情况出现。

一般来说,梅毒以外其他原因造成的RPR阳性有一个特点,滴度一般较低,小于1.8,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假阳性”。所以,医生常同时做特异性较强的TPHA实验来证实梅毒诊断,建议出现弱滴度阳性的孕妇再做一遍检查。不过,也有1%的人群在TPHA等直接针对梅毒螺旋体的特异性实验呈现假阳性。

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诊断梅毒,除依据化验结果外,更重要的依据是详细了解患者的生活史和既往病史,以及详细的体查。

如果孕妇不幸被确诊感染了梅毒,该怎么办?这时候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心情,积极治疗,以求将疾病的危害及对胎儿的影响降到最小。应该清楚的是,不同时间段感染梅毒对胎儿影响不同。其中孕早期感染梅毒危害更大,因为早期梅毒孕妇体内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传染性强,妊娠后将有50%的胎儿未足月死亡或虽足月但生下来是死婴,称为死胎或死产;另50%生下来皆为患梅毒婴儿。而晚期梅毒孕妇生下来的小孩约有20%是死胎,10%为梅毒婴儿,70%可能是正常的婴儿。

一般而言,妊娠三个月内胎内胎儿尚未全面发育,此时为了孕妇健康,最好是选择流产,等到治疗完毕之后再怀孕。如果准妈妈们不忍心放弃一条小生命,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充分的驱梅治疗。因为在妊娠16周前,胎儿的营养是由绒毛膜供给的,绒毛膜由两层细胞组成,梅毒螺旋体不易穿过。到怀孕16周后,胎儿的营养供给已由胎盘代替,胎盘并没有阻挡梅毒螺旋体的保护层,此时梅毒螺旋体可以顺利通过胎盘并进入胎儿体内。无论妊娠前是否进行过治疗,为了确保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已无致病性,患者妊娠后均应再次进行充分的治疗。

.孕妇在妊娠中后期被发现梅毒时,应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判断胎儿是否受到感染。①B超检查。如果发现胎儿出现特征性头皮水肿,应怀疑胎儿感染了梅毒。②应立即收集胎儿羊水进行暗视野检查,发现梅毒螺旋体即可作为胎儿感染的诊断依据。③在分娩时,若检查脐带及胎盘异常,可刮取脐带静脉壁及胎盘的胎儿面进行暗视野检查。④可在婴儿出生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化验,如非梅毒螺旋体抗体(RPR)滴度持续上升或高于母亲的水平即可确诊。

孕妇越早发现梅毒并治疗对胎儿越安全,在妊娠16周以前得到充分治疗的孕妇,其胎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可以完全被预防。一般在妊娠初3个月及妊娠末3个月各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一般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1)普鲁卡因青霉素 G,80 万 U/d,肌内注射,连续 15天。或苄星青霉素 G 240万 U,分为二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 1 次,共3 次。运用青霉素治疗梅毒孕妇,对98%的胎儿的先天梅毒都会有效。

对青霉素过敏的孕妇,可以选用红霉素口服:

(2)对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服法及剂量与非妊娠病人相同。

(3)以前患过梅毒,但经过充分治疗,无复发,也没有再感染证据者,可以不必治疗。

如果患者在孕期未接受治疗,胎儿感染先天梅毒可能会导致畸形儿出现,虽然可用青霉素治愈患儿,却改变不了患儿形体上的异常。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