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肉阜可以不管吗

体检检查出尿道肉阜,是不是特别害怕?别怕,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体有无症状全看个人而异。那是不是没有明显的症状,尿道肉阜就可以不管吗?
尿道肉阜可以不管吗

尿道肉阜是什么?为什么会尿道肉阜?其实这个病是一个很常见的病,并不需要恐慌,但是也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尿道肉阜可以不管吗?小编今天就告诉你管不管。

1、要清楚什么是尿道肉阜。是一种类似小肉块的息状物,常位于尿道口后面,主要有3种类型,分别是以上皮增生为主的成为乳头状瘤型、以血管增生为主的称为血管瘤型、以肉芽增生为主的称为肉芽肿型。

2、尿道肉阜有哪些危害?它主要有尿道感染、外阴炎、尿道肉阜增大出血影响性交。另外,如果性交过程中又感染到生殖器官,有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或其他男科疾病。

3、综合上述第一和第二这两点来建议。个人认为不管有无症状,我们都必须给予重视和进行专业专科医生的检查,做好个人卫生以及防护的,以免病情加重,最后后果不堪设想。

尿道肉阜高发人群就是中年以上的妇女。这类妇女都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身体条件自然比年轻人要差。但这就是为什么会尿道肉的原因?小编下面全面普及下。

1、绝经后的妇女抵抗力差且外阴萎缩容易导致阴道炎,刺激而引起。阴道炎常常反反复复,且分泌物多是有害物质,且分泌量多,这样长期刺激下,就容易尿道肉阜。

2、年轻女性因为性生活混乱也会患上尿道肉阜。年轻的女性通常都是对于个人卫生比较懒于去注意,对于外阴的清洁也完全没有这个意识,而且常常熬夜吃上火的食物又缺乏运动,还经常为了减肥,吃的乱七八糟的,而且还月经不调,最后感染成为尿道肉阜。

3、长期手淫。手淫是一种正常的自慰行为,但是长期频繁手淫就会导致我们生殖器官异常,功能紊乱,另外,也可能会摩擦太大,加上细菌感染和手淫带来的局部免疫力下降、精神萎靡等造成一些炎症,长期刺激下,就会患上尿道肉阜。

4、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各种卫生护垫假货横行,就算是质量过关,没有一些刺激的化学药品刺激我们的尿道,但是因为卫生护垫会使得阴部闷热潮湿,细菌繁殖到卫生护垫,透气性不强,这危害比来月经不勤换卫生巾的危害还要大,这样也是容易患上尿道肉阜。

对于尿道肉阜的症状,可能每个人现在都有,但是常常会被告知,大惊小怪或者是过于夸张,其实就大错特错了,有时候人们真的要学会捕风捉影,那尿道肉阜有什么症状?

1、单纯性病种症状主要有尿道口疼痛和接触性出血。

2、尿道口疼痛主要表现排尿、运动、非纯棉类衣物摩擦、性交时,会出现烧灼样痛,另外,会尿频尿分叉或尿滴不净。

3、接触性出血主要表现在步行、或者其他摩擦后微量出血,而且都是具有感染性的脓血,如果不进行及时清创,会感染其他生殖系统。

4、并发症,主要有外阴阴道炎和肉阜增生变大。白带异常,通常会尿时就会分泌出豆腐渣类的白带,腥臭和刺激性强,另外肉肉阜增生变大后,出血也进一步会加强感染,导致尿道口感染,可能都不能正常排尿,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正常的夫妻同房行为。它具有会有瘙痒不适、烧灼感等,或者下腹部闷痛、经行血块、痛经等等。

得了尿道肉阜,也没必要过度担忧和紧张,也不是什么癌症或者无药可救的。那尿道肉阜怎么治疗?小编现在集中医生和民间智慧总结如下:

1、症状微乎其微,难以察觉或影响不大者不需治疗。症状明显者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病因,采取保守治疗或者介入治疗,具体因个人而异。

2、做尿道或阴道分泌物培养查找病因。主要还是衣原体的附着点和面积大小。常见的有滴虫、淋球菌、白色念珠茁和沙眼衣原体。

3、确定衣原体感染的程度,根据病情而服用相应的消炎药物。

4、采用局部性激素让内分泌正常,加之可以使用内塞药物配合一起治疗。一般一个月内为一疗程,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

5、采取电灼、电切、冷冻、激光处理或手术切除的治疗手段。如果是手术则需要进行癌变的筛查,把切下来的组织进行显微镜下检测。

你想生病还是不生病?如果不想,就要有预防大于治疗的保健意识,那么尿道肉阜怎么预防?小编带大家看看医生怎么建议的。

1、做体检计划表。每年的夏季是妇科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夏季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体检春季则是霉菌繁殖的季节,最好也是可以进行体检一次,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比晚期容易,早期比晚期受的折磨要少。

2、确诊后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回去复诊及遵守医嘱。确诊后,请不要因为个人偏见,就对医生的水平或者建议进行质疑和自行用药,滥用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应该定期回去复诊,并积极跟医生沟通,以便医生更好了解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和确保治疗效果。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不使用卫生护垫、内裤最好是纯棉和无任何烫染工艺的内裤,另外,注意外阴的清洁和干燥,每次便后可以用干净的纸巾进行擦拭干净,床褥辈子要定期进行除螨和暴晒。

4、注意饮食均衡和运动搭配。忌辛辣油腻和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另外,多摄入营养丰富的无任何添加剂的蔬菜水果,加上每周三小时的市场运动,但不能过于剧烈。最后是有氧运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