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乳囊肿会自愈吗

经历了辛苦的十月怀胎,好不容易顺利产下宝宝,这本来是妈妈最幸福的事,但是没想到哺乳问题会给新手妈妈带来产后第一道坎,积乳囊肿就是哺乳期的新手妈妈最容易出现的疾病,什么是积乳囊肿?积乳囊肿会自愈吗?
积乳囊肿会自愈吗

乳腺健康一直都是女性朋友们最关心的事情,很多女性都碰到过乳腺问题,特别是产后妇女。产后面临着给宝宝哺乳,此时乳腺如果不畅通,或者哺乳方式不正确,就会导致乳房出现一种叫积乳囊肿的疾病,那么乳汁排出后,积乳囊肿是不是就会自行消退呢?

积乳囊肿能否自愈,首先需要明确病因,如果哺乳期妇女在生产前乳房健康无病变,生产后出现了积乳囊肿的话,那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乳汁未排出干净而在乳房中淤积,从而形成了囊肿。这种积乳囊肿是可以自愈的,只要将乳房中淤积的乳汁排干净,慢慢的囊肿就会自行消退。

有些哺乳期妇女在生产前乳房就有炎症或者其他问题,产后出现积乳囊肿的概率会较大,如果乳汁排出后情况也未好转,此种囊肿自愈的可能性很小,一般需要通过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哺乳期需要哺乳,因此新手妈妈要去正规医院就诊治疗,请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切不可自行乱用药物。

积乳囊肿也叫乳汁淤积,从字面上不难看出,此病跟乳汁有关,确实,积乳囊肿是哺乳期妇女容易出现的乳房疾病,除此之外,妊娠期和生育期女性也偶有发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积乳囊肿?

积乳囊肿是哺乳期妇女的乳房导管因故出现了堵塞或者不畅通,导致乳汁排出受阻,从而淤积在乳房导管内,当达到一定的量就会使导管扩张变形,形成肿块。一般来说,积乳囊肿这种情况较少发生,但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哺乳期妇女要引起重视,特别是生产前乳房曾患过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疾病的,更要提高警惕。

积乳囊肿因为乳汁排出不畅,淤积的乳汁会使乳房胀痛难忍,如果不及时将乳汁排出,不仅会使宝宝吃不上母乳,还会因乳汁淤积引起细菌感染,导致乳腺发炎,因为乳汁营养丰富,是培植细菌的温床。所以哺乳期女性出现了积乳囊肿的情况,要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使病情加重引起其他病变。

哺乳期妇女经常会出现积乳的情况,未及时治疗就会形成囊肿,称为积乳囊肿。积乳囊肿的原因有很多,哺乳期的任何时间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乳房疾病:患有乳房疾病的女性,在哺乳期最易出现乳汁淤积的情况,如乳腺炎、乳腺增生或者乳房中有肿瘤,这些情况都会导致乳腺管被堵塞,从而使乳汁排出不畅,形成囊肿。

2、哺乳方式不正确:哺乳方法不正确也是形成积乳囊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刚生产完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最容易出现此种情况的积乳囊肿。有些女性刚升级成妈妈,对哺乳完全没有经验,导致喂奶姿势不正确,从而使乳汁不能完全被宝宝吸吮排空,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使越来越多的奶水淤积在乳房中,引起堵塞。

3、宝宝吸吮力度不够:大部分的新妈妈都会出现乳头破裂的情况,这是由于宝宝频繁的哺乳使乳头破裂,疼痛难忍。有些新手妈妈因此不敢给宝宝频繁喂奶,使宝宝吸吮的次数和力度不够,从而使乳汁在乳腺管淤积,引起囊肿。

积乳囊肿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因此哺乳期妇女一旦患上积乳囊肿也不必担心,随着哺乳时间的增长,或者治疗及时彻底,大部分积乳囊肿都可以被完全治愈。但是积乳囊肿也是一种疾病,所以会使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如何判断是否患上了积乳囊肿?症状都有哪些呢?

1、乳房胀痛:乳房胀痛是早期积乳囊肿最典型的症状,由于乳腺不通畅,使乳汁不能顺利排出,从而堵在乳腺导管内,乳汁越积越多,就会使导管肿胀变形,因此乳房就会出现又涨又疼的感觉。有些女性乳房还会出现发红发热的情况,而且伴有压痛,不能触碰,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发烧、寒战等症状。

2、乳房肿块:当乳房出现胀痛等情况后未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肿块,肿块的大小不一,哺乳时因乳汁充盈因此较大,待哺乳结束会有所减小。此肿块可以活动,当乳汁较稀薄时表面光滑有弹性,等乳汁淤积时间较长变粘稠之后,弹性感会逐渐消失,变得坚硬结实。

对于很多疾病来说,都是预防大于治疗,如果能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很多疾病就可能会因此避免,积乳囊肿也是如此。积乳囊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哺乳方式不正确导致,特别是没有经验的初产妇最容易出现积乳囊肿的情况,那么,积乳囊肿应该如何预防呢?

1、哺乳姿势正确:喂奶时尽量采用坐姿,两只手环抱住宝宝,并将乳晕全部埋入宝宝口中,同时尽量避免宝宝吃奶时过份的拉扯乳头,并且要让宝宝将一边乳房吸空以后再换另一边,这样宝宝既能吃饱,又能预防乳汁淤积。

2、保持乳房清洁:乳房乳头每天都要用温水清洗一下,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的上一下热敷,热敷时注意水温不能太烫,以免烫伤乳腺管。

3、选择合适的内衣:佩戴不合适的文胸内衣也是积乳囊肿的原因之一,比如文胸过小,会使乳房一直处于闷热紧绷状态,特别是哺乳期的女性,因为乳汁充盈会使乳房出现发涨的情况,因此最好选择纯棉质地,稍微宽松一些的哺乳内衣。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