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结石的形成原因

在一个天气炎热的下午,2岁的涵涵突然捂着肚子,哭闹不停,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她的肾脏内有一枚直径2cm的结石,几乎将肾盂撑得满满当当!医生说再不治疗将影响涵涵的肾脏功能!不仅涵涵妈妈被吓坏了,妈网百科也非常震惊:2cm结石意味着什么?为何涵涵小小年纪就患上肾结石?夏天是肾结石高发季,妈妈们赶快和妈网百科一起来了解宝宝患肾结石的前因后果吧!
小儿肾结石的形成原因

一般来说,宝宝在夏天出汗多,体内水分少,排尿也相对减少,这往往给了肾结石形成的契机。除了季节原因,以下这些错误的带娃方式也是宝宝肾结石形成的诱因!

1、吃了三聚氰胺奶粉

虽然2008年的毒奶粉事件已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仍不排除劣质奶粉中添加了三聚氰胺。宝宝如果不慎食用过多的问题奶粉,极易导致三聚氰胺在肾脏中沉淀,形成结石!

2、用矿泉水冲奶粉

宝宝肾脏娇嫩,不能承受过量的矿物质,但矿泉水含矿物质多,若长期饮用,易引发肾结石。所以说,妈妈用矿泉水冲奶粉是错误的,宝宝喝了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加大患肾结石的风险。

3、爱吃肉不爱喝水

宝宝爱吃肉又不爱喝水也易患肾结石,因为肉脂肪含量高,而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增加草酸盐的吸收,从而加速肾结石的形成。

4、常吃甜食、喝饮料

甜食和饮料都是宝宝夏季钟爱的零食,但常吃甜食喝饮料,宝宝易患肾结石,因为甜食、饮料中富含草酸,可提高草酸结石形成的几率。

5、补钙过多

宝宝吃钙片过多,补钙过量,血钙含量会增加,尿钙浓度也会升高。虽然妈妈是为了促进宝宝生长发育才给宝宝补钙,但补钙过量会增加宝宝患肾结石的风险。

如果宝宝患上肾结石,妈妈可以从初期症状进行判断。如发现宝宝符合以下几个症状,应及早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进行治疗。

症状一:

尿很红且出现排尿不畅、尿中断的情况,如果宝宝平常没有吃带色素的食物,就更要考虑是不是血尿了。

症状二:

排尿时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这说明宝宝排尿时伴有尿痛,同时有并发尿路感染的可能。

症状三:

出现短暂无尿症状,伴发低热、厌食症状,严重时还呕吐、腹泻。

症状四:

有发育迟缓迹象的宝宝往往身体免疫力较差,肾脏排泄功能欠佳,产生肾结石的可能性也更大。

虽然宝宝患肾结石的几率要比大人低,但宝宝抵抗力和恢复力都不如大人,肾结石对身体的危害也要更大。在医院,医生一般会给宝宝做双肾B超、尿常规检查等,一旦病情确认,妈妈就更要勤抓护理,避免宝宝因肾结石引发其他尿路感染。

1、根据病情控制饮水量

如果宝宝只是一般的的肾结石,理应多饮水,促进结石排出;但如果病情进入无尿期,则应限制饮水。而且宝宝尿色、尿量的变化情况也要先咨询医生,以便进行日常观察。

2、限制高钙食物的摄入

宝宝患病期不能吃含钙量太高的食物,如肉类、豆制品、巧克力等,以免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身体恢复。

3、加强基础护理

妈妈要给宝宝勤换内裤,宝宝大便后应及时清洗。如果是喝牛奶的习惯,就应让宝宝在白天或睡前4-5小时饮用。

4、视病情安排运动量

重症肾结石的宝宝应该卧床休息,如果不适也别严重,应该下床活动,这样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宝宝患上肾结石,妈妈难免会惊慌失措。都说多喝水能促进结石排出,这个说法是否可靠呢?一起来看看。

实际上,多喝水的好处是加快尿液的排出,把在肾脏中沉淀和积聚的钙质、杂物排出体外,从而加速结石的排除,此时正确的喝水方法是:早上起床后喝水、三餐间喝水、睡前喝水,喝水量以宝宝的实际情况为准。

然而,并非所有结石都能通过喝水排出。如果宝宝体内的结石大于1cm,那是不可能通过输尿管、尿道自行排出的。这时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采用药物治疗法,必要时可手术治疗,如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

宝宝患肾结石与饮食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要预防宝宝患肾结石,还得从调整饮食开始。以下是预防宝宝肾结石的5个小tips,妈妈应该对照一下,矫正不合理的带娃方法哦:

Tips1

每天给宝宝补水是预防肾结石最有效的方法。其中0-6个月的宝宝,每天需水量为700毫升,6-12个月则是800毫升。1-3岁的宝宝,每天大概需要喝700-900毫升的水,4-8岁的则需要1100-1300毫升。

Tips2

适当给宝宝吃西瓜,因为西瓜是天然的利尿剂,有清净体内的作用,但最好不要与其他食物一起吃,以免影响排毒效果。

Tips3

让宝宝少吃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A,其代谢物

为碱性,能中和尿酸,故有助于预防肾结石。

Tips4

宝宝要少吃含草酸量高的食物,如芹菜、菠菜、甜菜、青椒等,因为大约60%的结石为草酸结石。

Tips5

不要让宝宝食用过量的鱼肝油,因为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促进肠膜对钙吸收的功能,易使尿液中钙排泄量增加,产生沉淀,形成结石。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