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车的利弊

调查发现,使用学步车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就会延迟3天多。但用学步车真的好吗?常见利弊大比拼,妈妈们可要细心留意了。
学步车的利弊

关于学步车,有多方面的意见,从目前的报道看,似乎反对的意见较多。对于学步的宝宝来说,学步车有利有弊。

利:

1、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

2、使宝宝克服胆怯心理,成功独立行走;

3、比宝宝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学走路更不易摔跤;

4、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家长(不必夹着、扶着、拉着宝宝学走路等)。

弊:

1、把宝宝束缚在狭小的学步车里,限制了自由活动空间;

2、减少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在正常的学步过程中,宝宝是在摔跤和爬起中学会走路的,有利于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让他在挫折中走向成功,使宝宝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增强其自信心很有好处,而学步车没有这一功能。

3、增加了宝宝学步的危险性。一些爸妈常将宝宝搁置在学步车中,就去忙其他的事情,容易使宝宝发生意外,如撞伤及接触危险物品等。

4、不利于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宝宝的骨骼中含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而学步车的滑动速度过快,宝宝不得不两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时间长了,容易使腿部骨骼变弯形成罗圈腿。

5、许多宝宝不具备使用学步车的协调、反应能力,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另外,在快速滑动的学步车中,宝宝会感到非常得紧张,这不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和性格的形成。

在2个月时处俯卧位时会交替踢腿,3-4个月时会用肘支撑着上身,8-9个月会用上肢拖着下肢爬,1岁能用膝爬。站立和行走是从9个月开始,先是能从坐位扶着站,1岁时可扶着独脚站并能扶着走。1岁3个月左右能单独行走。

如果强行提早要宝宝站立,会影响脊柱、骨盆及四肢的形态发育。孩子9个月左右,可以开始学习坐学步车,但不能长时间强迫孩子保持一种体位呆在学步车里面(少于30分钟),这样对骨骼和肌肉的形态发育同样会有影响。

应注意孩子有站立的欲望,与能否站立及站立的时间长短是有本质的区别。孩子有时做蹬腿的动作,是一种全身运动,是生长发育的需要,即算孩子有要站立的愿望,也不能特意提前去训练站立。因为,过早的站立迫使脊柱、骨骼、肌肉等负重,如训练扶着站立或放在学步车里,都有可能影响脊柱生理性弯曲的形成、骨盆形态等。

当宝宝能自己学着走路对妈妈来说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宝宝学走路是任何时候都在进行的,这时候宝宝学步车的出现为妈妈们减轻的不只是烦恼还带来了放心。现在市场上的宝宝学步车品牌各种各样,妈妈们可以根据学步车的款式、价格、安全性等选择适合宝宝的学步车,那么什么牌子的学步车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品牌供妈妈们参考使用。

而现在市面上很多商家将目标聚焦在孩子的学步车上,而现在市面上知名的学步车也不在少数,而很多品牌也备受宝妈们信赖,而对于品牌产品,很多时候其实是只有自己使用过才会比较客观的评价好坏,而在学步车这方面,排名比较前的品牌有好孩子、宝宝好、小龙哈彼、晨辉、三乐、舒福来、福贝贝等品牌,而若是问哪个品牌比较好,这还要宝妈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及产品的性价比等做出分析,因为不同的品牌之间,不仅仅是价格会有所差异,在学步车的设计上,也是不太相同的。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学步车,爸爸妈妈需要谨慎对待。

1、不能过早使用。

在宝宝满10个月之前,最好不要尝试使用学步车。过早使用学步车,会使宝宝跳过“爬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造成以后身体平衡和全身肌肉协调差,容易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手脚笨拙、灵活性差、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性格问题(冲动、任性、脾气暴躁)等。同时,过早使用学步车,还有导致走路步态异常的危险,如脚尖走路、八字脚和弯曲畸形等。

2、尽量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学步车。

学步车的高度应适中、部件应牢固、车轮不会太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婴儿学步车安全要求》中已经规定:

学步车不应有外露的开口管子、速度调节器和其他可能挤夹伤害婴儿的突出物;

学步车必须安装胯带,宽度不得小于35毫米;

除了脚轮,学步车的其他部分离地不得少于25毫米。购买时要详细参照这一规定。

3、仔细阅读装配使用方法。

注意宝宝的身高要求,每次乘坐的极限时间、场地等安全要求;座位的装卸与高低调节的有关说明等。同时,零部件应定期检查维修。

4、宝宝使用学步车时,爸妈一定要在旁边看护,避免发生意外。

5、不同宝宝对学步车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是否选择学步车要因人而异。

两种宝宝不适合使用学步车:

有佝偻病或超低体重的宝宝;

难养型气质的宝宝,难养型气质的表现为: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适应慢;任性、好哭、脾气急躁,易发脾气;多动、不安;睡眠困难等。

6、学步的环境要安全。

要为宝宝创造一个练习走路的空间,要远离电器、插座,尽量减少堆积的杂物。要把四周带棱的东西拿开,避免学步空间内家具凹进凸出;地面不要过滑,不要有坡度。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