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杏鲍菇丝

杏鲍菇是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它有杏仁香味,吃起来肉质肥厚,口感鲜嫩,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再加上它的营养丰富,因此以出现在市场就深受大家的喜欢。杏鲍菇肉质肥嫩,既能够炒、烧、烩,也可炖、做汤及火锅用料,今天妈网百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炒杏鲍菇丝的做法。
炒杏鲍菇丝

杏鲍菇具有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所以深得人们的喜爱。杏鲍菇既能够炒、烧、烩,也可炖、做汤及火锅用料,接下来妈网百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炒杏鲍菇丝的做法,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往下看哟!

素炒杏鲍菇

主料:杏鲍菇、青椒、胡萝卜

做法:

1、将杏鲍菇,青椒,胡萝卜,切丝。

2、葱姜蒜,切碎备用。

3、杏鲍菇开水汆一下,水里放一小勺盐和少许食用油,一分钟,捞出过凉水,把杏鲍菇捞出挤净水。

4、酱油一汤勺,料酒一汤勺,盐半小勺(此小勺为酸奶的小勺子),糖一小勺,调好汁备用。

5、油烧开,葱姜蒜呛锅,炒胡萝卜,翻炒几下后下青椒翻炒。

6、下杏鲍菇,翻炒,浇汁,放少许蚝油翻炒,出锅即可食用。

肉炒杏鲍菇丝

材料:杏鲍菇、青椒、瘦肉。

做法:

1、瘦肉用料酒、酱油、盐腌制20分钟;青椒切丝,杏鲍菇切丝。

2、锅烧热放油,将肉倒进锅炒。

3、炒至变色后装起备用。

4、用余油继续炒杏鲍菇。

5、放酱油、鲜贝露翻炒几分钟。

6、将青椒放入一起翻炒数下。

7、放入肉丝炒匀即可。

杏鲍菇营养价值较高,能够有效补充蛋白质,被人们称做平菇王,杏鲍菇吃起来肉质肥厚,口感鲜嫩,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因此人们都喜欢在饭桌间添加一道杏鲍菇的菜肴。杏鲍菇是很珍贵的食用菌,但是在购买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挑选出好的杏鲍菇呢?这个问题就难倒了不少的人。接下来妈网百科就来给大家支支招,教大家怎么挑选好的杏鲍菇吧。

好的杏鲍菇应该是菇体结实,菇型圆整的。菌盖颜色褐色,菌柄白色,颜色正常。不老化,含水量不大,没有异味。这是常规的判断方法,好的杏鲍菇都具有以下的特征:

【闻香知真】

有独特的杏仁香味,杏鲍菇因其独特的杏仁香味得名,所以在挑选杏鲍菇时,一定要闻下闻道,不要与一般的平菇混淆。

【菌盖完整】

看菌盖,杏鲍菇的菌盖平展但边缘不会上翘,像一个小帽子,不大,如果菌盖有开裂说明不新鲜,营养价值会有所减低。

【菌褶紧密】

看菌褶,菌褶排列紧密、向下延生,且边缘及两侧较平。

【菌柄白胖】

看菌柄,菌柄组织致密、结实的较好,另外看菌柄是否颜色乳白光滑,如果颜色较暗、有破开处说明太老,过粗过细都不行,过粗说明太老,过细说明太嫩。另外要说明杏鲍菇的基部较粗大,那是正常现象。由于杏鲍菇的菌柄使用价值更大,因此应挑选白白胖胖的。

杏鲍菇口感鲜嫩,肉质肥美,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欢。不少人都喜欢购买这样的一种食用菌回来,作为制作菜肴的材料。但是有的时候杏鲍菇买多了,在这时杏鲍菇应该怎么储存呢?接下来妈网百科就来给大家详细说说杏鲍菇的储存方法吧。

杏鲍菇刚买回来的时候,如果不马上吃,外包装就不要胡乱去拆,这个时候可以直接把杏鲍菇放进冰箱里最下面的那个抽屉里,上面不要放置重物,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储存杏鲍菇。但是包装袋里如果有水蒸气的话,那就要换掉,不要用原包装包起来。因为继续用附着水蒸气的外包装会造成内容物快速的腐烂。倘若杏鲍菇是已经吃了一部分的话,剩下的可以用保鲜膜包裹,再放进冰箱的最下面的那个抽屉里冷藏;上面一样不要放置重物。在这里说明一下,因为菇类的食材是很脆弱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在它上面放置任何重物。

另外杏鲍菇的保存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只要把它防在低温的条件下,保存个十天半月是不成问题的。杏鲍菇坏的时候会变成暗褐色,菇面或伞菌会变深褐色或黑褐色,变软不脆,有时还会出汁,有异味。而对于那些放在冰箱里发现长毛了的杏鲍菇,可能是缺氧造成的,只要没有腐烂变质,清洗掉白毛也是可以食用的。

杏鲍菇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受欢迎的食用菌之一,它不仅味道鲜美,制作的菜肴还富含营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那么究竟杏鲍菇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镁、铜、锌等矿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2、杏鲍菇有一般菌类的各种营养成分,比起普通的平菇等等,杏鲍菇又有降血脂、抗癌之类的功效,物美价廉又好吃。而且热量还非常低,长期食用没有任何坏处。

3、杏鲍菇蛋白质含量丰富,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袭,远离亚健康,强身健体,是体弱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营养品。

4、杏鲍菇富含膳食纤维,经常食用,可以有效清除血清胆固醇、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5、杏鲍菇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增强肠胃蠕动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帮助便秘患者润肠通便,排除体内毒素,进而保持皮肤光泽、改善肤色暗沉的状况,驻颜护肤。

6、杏鲍菇内含铁质丰富,可以有效的调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症状。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