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妈妈觉得自己烹饪技术不好,担心给宝宝制作的辅食达不到宝宝的营养要求,其实,只要妈妈多看一些烹饪书籍,或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辅食制作方法,自己也能制作出营养美味的辅食哦。以下几个简单实用的辅食制作方法,或许能给各位新手妈妈提供一些帮助。
首先,制作辅食前做好充分准备
1、妈妈在制作辅食前必须剪短指甲,用肥皂反复洗手;患传染病或手部发炎时,不要为宝宝制作辅食。
2、用来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种工具要提前洗净并用开水烫过。
3、过滤用的纱布使用前要通过煮沸消毒;不管是水果还是蔬菜都要反复清洗,建议用开水烫一遍,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吃的东西不会被细菌污染。
4、要给宝宝准备一套专用工具,如榨汁机(榨汁、干粉、压汁等功能齐全的最好)、研磨器、干净纱布等,这样一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二来也能避免和成人的餐具混用,形成交叉感染。
接着,烹饪过程把握关键细节
1、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调节食物的形状和软硬度。开始时将食物制作成汤汁、泥糊状,慢慢地过渡到半固体、碎末状、小片形的固体食物。
2、给宝宝的食物不要用铜质、铝质的饮具来烹煮,因为铜能和一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产生氧化反应,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而铝则会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在食物中,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3、蒸有皮的食品要连皮蒸,蒸完后再剥皮;用蒸、加压或不加水的方法烹煮蔬菜,要尽可能减少蔬菜与光、空气和水的接触;给宝宝制作辅食时最好不要添加苏打粉,否则容易造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流失;此外,还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最好不要将食物放入微波炉中用高温模式加热,以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再者,营养食材合理搭配
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还会产生互补、增强或阻碍的作用。妈妈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营养差别,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就能提高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为宝宝的辅食加分哦。
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需等6个月后,宝宝的肠胃发育较为完善时开始添加辅食。妈妈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米粉开始,先选择纯口味或单一口味的米粉,之后再为宝宝选择加奶加钙、果蔬、肉鱼和五谷类的米粉。在挑选米粉时,不仅原料为绿色大米的米粉品质上更有保障,而且建议要追溯到产地,确保是100%产自绿色基地的绿色大米,有“双绿保证”更安全。
宝宝辅食的制作必须非常讲究,不仅要兼顾宝宝的口味,也要做到辅食品种丰富多样,宝宝食用时也要讲究荤素科学搭配,这样才有利于宝宝身体的健康发育。通常妈妈在制作宝宝辅食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呢?各位妈妈一起来学学吧。
1、从少量到多量: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辅食时,一天只最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喂1/4个(为预防宝宝过敏,蛋黄建议8个月后再添加),三四天后宝宝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稳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逐渐增至整个蛋黄。
2、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的食物的颗粒要细小,这不仅能锻炼宝宝的吞咽能力,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也让宝宝熟悉了各种食物的天然味道,从而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另外,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以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相信很多妈妈会问哪些食物更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其实面条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普通的面条并不适合宝宝食用,因为普通的面条可能会添加食盐、色素、乳化剂等,宝宝肠胃还比较脆弱,暂时负担不了这些添加剂。建议妈妈选择用100%小麦粉特制的、不添加食盐、不添加防腐剂的宝宝面,这类由低筋面粉制成的面条,容易煮熟,不会增加宝宝肝脏负担,而且面条本身更柔软细滑,宝宝食用后也更好消化。
3、从稀疏到粘稠
在辅食种类上,妈妈们应该根据宝宝消化道的发育情况及牙齿的生长情况逐渐过渡,即从菜汤、果汁、米汤过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过渡成软饭、小块的菜、水果及肉,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避免产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4、少盐不甜忌油腻
有的家长常常会依自己的口味来喂养宝宝,按照成人的饮食习惯在宝宝的饭菜中加过量的盐或糖,这样做是十分不对的。尤其是一岁以前的宝宝,饮食最好不要添加食盐,另外,过多甜食的摄入也会增加宝宝胃肠道的饱胀感从而降低食欲,而且过多的糖分可变为脂肪被储存在体内,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肥胖症。
给宝宝制作辅食时,妈妈最好准备一套专用辅食制作工具,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常用的辅食制作工具有哪些呢?以下这份工具清单可供各位妈妈参考哦。
辅食常用工具如下:
1、菜板:给宝宝准备专用的菜板,菜板要常洗、常消毒,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开水烫,也可以选择日光晒。使用后要马上冲洗干净并晾干。
2、刀具:切生食和熟食的刀要分开,每次做辅食前后都要将刀洗净、擦干。选择高质量的刀具,以防水渍残留导致劣质刀具生锈。
3、刨丝器、擦板:宝宝常吃的果泥菜泥都是用刨丝器和擦板做出来的。一般的不锈钢擦子即可,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干净晾干,以防细菌滋生。食物细碎的残渣很容易蒸出来的食物口味鲜嫩、熟烂、容易消化、含油脂少,能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营养素。
4、过滤器:过滤器容易有食物残留,食物残渣藏在细缝里,不易发觉,因此使用后要特别注意清洗。
5、蒸锅:蒸熟或蒸软食物用,选择普通蒸锅即可。
6、小汤锅:烫熟食物或煮汤用,也可用普通汤锅,但小汤锅一次烹饪的食物较少,适合宝宝进餐,不会造成浪费。
辅食专用工具如下:
1、计量器:用于计算配制辅食的各种材料的量,方便按食物比例烹饪食物,帮助计算食物营养值。
2、蔬果切割器:能够将水果如梨或者苹果等切割成小块,方便宝宝进食。各种水果蔬菜都有专用的切割器,如苹果切割器、香蕉切割器等。
3、搅拌机:制作泥糊状辅食的常用工具。搅拌辅食其实一般棍状物体甚至勺子等都可以,但搅拌机可以更省事,把食物搅拌得更彻底。只需注意清洁就好。
4、榨汁机:宝宝开始添加果汁和菜汁时,榨汁机是必不可少的辅食制作工具。最好选购有特细过滤网,可分离部件清洗的榨汁机。因为榨汁机是辅食前期的常用工具,如果清洗不干净特别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在清洁方面要多加用心。
5、磨泥器:磨泥器可以将食物磨成泥,不必妈妈花力气刨丝后再压榨成泥,省时省力。在研磨前需将磨碎棒和器皿用开水浸泡一下,彻底消毒后才可以使用。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辅食制作的套装工具,如宝宝食物立方容器、食物研磨器、简易牛奶储存器、简易电动搅棒和蔬果切割器等,它们的优点是可以做到宝宝专用,对自己的烹饪技术没信心的妈妈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处理食材,让食材准备得更到位,烹饪难度也能降低一点。
要将宝宝辅食制作得既精细又营养,一些容易忽略的辅食制作误区就要尽量避免。那么妈妈们在为宝宝制作辅食时,往往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呢?一起来看看吧。
误区一:煲粥喜欢用骨头汤
解析:骨头汤、骨头粥营养丰富,含钙量高,对于学步期的宝宝来说大有裨益。但用骨头煮汤煮粥,骨头中的营养进入粥中的只有10%左右,因此要将汤渣一起吃,才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而且骨头含铅多、难去除,对宝宝身体会有不良影响。因此妈妈应该给宝宝多吃一些肉类的食品,包括鱼、虾等,方能补充更为丰富的营养。
误区二:让宝宝长期吃自制米糊
解析:有些妈妈担心食物安全问题,喜欢自己动手研磨米粉来做米糊给宝宝吃,宝宝偶尔食用没有问题,但自制的米粉中营养含量较市面上出售的婴儿米粉少。建议妈妈根据宝宝的发育特点来挑选米粉、米糊,让宝宝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误区三:用菜汁果汁代替白开水给宝宝喝
解析:很多妈妈觉得菜汁果汁营养更丰富,口味更好,于是用果汁和菜汁来代替白开水给宝宝喝。其实这些汁水容易残留在宝宝口腔内,给细菌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环境。因此,白开水才是宝宝最好的饮料,建议用白开水给宝宝补水。另外,在宝宝吃完辅食后,还要注意用白开水漱口以清洁口腔。
给宝宝吃的辅食要满足以下3个要求:新鲜,营养丰富,并且干净卫生。那么,符合这些要求的辅食,究竟是妈妈们自己做的好,还是买来的成品辅食好呢?有的妈妈喜欢自制辅食给宝宝吃,认为这样宝宝吃得更加健康营养,其实市售的成品辅食未必比自制辅食差,下面我们将成品辅食和自制辅食进行对比,或能给各位妈妈一些提示。
1、成品辅食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更加丰富合理。
单纯的自制米粥往往由于营养元素过于单一,很可能造成宝宝对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吸收的欠缺,而成品辅食中所含的营养元素更加丰富合理。
2、成品辅食加工更精细,更易吸收。
自制辅食由于为手工制作,食物的质地不够精细,而成品辅食统一加工制作,比自制辅食营养更全面,配比也更合理,便于宝宝吸收。
3、成品辅食节省时间,方便卫生。
对于上班族的妈妈来说,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做辅食,于是会做的品种也不会很多。更重要的是,也没时间去做。与其将时间花费在厨房里,不如买现成的辅食,这样既能保证宝宝的营养,也不用为给宝宝制作辅食花费大量休息时间。
4、成品辅食适合存放,营养流失少。
妈妈自己做辅食,从买菜、清洗到加工、制作,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宝宝吃得少,量太小也不好制作。如果一次多做些,就只能存放在冰箱里,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些辅食也会损失一部分营养。但成品辅食采用科学包装,适合存放,可以放心给宝宝吃。
5、成品辅食采用新鲜纯天然的原材料。
妈妈自己在家做辅食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原材料的新鲜,但新鲜蔬菜等食材只要放上一天,营养素就会损失不少,而成品辅食所采用的原材料均来自于天然绿色食品,且不添加香精、盐和防腐剂,在品质上更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