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一种重在预防,根治的可能性小的病,也就是说蚕豆病是不能治好的。那么在中医与西医当中,是怎么治疗蚕豆病的呢?
西医对蚕豆病的治疗:
1、输血:本病为急性溶血,且贫血严重,输血或输浓集红细胞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严重者可反复输血。但对血液来源应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快速筛选检查,以避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供血,使患者发生第二次溶血。
2、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应争取早期,大量,短程用药。
3、纠正酸中毒:蚕豆病溶血期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严重者单纯输血无效,应积极纠正,这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关键措施。
4、补液:应多饮水或输入液体,以改善微循环,维持有效血循环,促进肾脏排酸及排血红蛋白尿功能,但应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对症处理:蚕豆病如合并感染可加重溶血,高热、缺氧和心率加快可出现心力衰竭等,故应积极处理并发症,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
中医对蚕豆病治疗:
症状: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烦不宁,恶心呕吐,脘腹胀满,纳呆食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呈酱油色尿,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
病机:食蚕豆后,中毒较重,毒入营血,血毒相搏,毒重血旺,则高热;毒热伤及肝胆,而使肝胆失于疏泄,以致胆汁不循常道而泛于肌肤发为黄疸;因热为阳邪,热重于湿,则身目黄色鲜明;热邪内盛,灼伤津液,则口渴;湿热蕴结中焦,运化失常,则纳呆食少;胃失和降,浊气上犯,则恶心呕吐,心烦不宁;胃腑热盛,腑气不通,则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湿热下注,邪扰膀胱,气化失利,则小便短赤或呈酱油色尿;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数或滑数,此湿热蕴结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方药: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药用茵陈15克、猪苓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2克、黄芩15克、栀子12克、板蓝根18克、郁金10克、甘草6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呕吐严重,加半夏、竹茹。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从而发生溃疡和坏疽。
二型糖尿是糖尿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是指患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疾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也息息相关。二型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呢?二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发病年龄主要在35岁以前。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1型糖尿病患者如能坚持合理使用胰岛素,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孕妇糖尿病又称妊娠糖尿病,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即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尿病主要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
妊娠合并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需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