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感冒怎么办

说到婴儿感冒,很多家长听到就怕,尤其是那些一人带俩娃的家长。大宝感冒了,过不了几天,小宝也感冒了。照顾两个感冒的娃,那日子那酸爽没带过娃的真的体会不了。那么,婴儿感冒怎么办呢?婴儿感冒初期有哪些症状呢?
婴儿感冒怎么办

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宝宝们都很容易感冒,可能是受凉,也可能是忽冷忽热造成的。宝宝感冒后,不仅宝宝身体难受,家长也必须跟着折腾来折腾去。那么,婴儿感冒后如何护理呢?

第一,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

婴儿感冒后,喉咙和鼻腔都非常敏感,如果室内的空气不好,或者说空气质量差、干燥,都会导致宝宝再次被病毒感染。因此,在宝宝感冒后,家长们应该更加注意室内的通风情况。

第二,给婴儿泡脚

准备一盆比平时洗脚稍微热一点的水,用来给宝宝泡脚,这样能缓解宝宝感冒的症状。

第三,让宝宝多喝温水

多喝水能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也可以在宝宝的开水中加入一些葱白或姜,对于缓解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四,去医院检查

如果宝宝感冒比较严重,并伴有咳嗽的现象,家长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婴儿的病情对症治疗。

做家长的之所以能知道宝宝是否有感冒,主要是从宝宝平时的表现上看出来的。也就说,宝宝感冒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另外,宝宝在感冒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症状,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宝宝还处于感冒初期。

宝宝如果是因为身体受寒而导致的感冒,在初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是因为人体在受寒时,皮肤和毛孔是最先感受到的。当身体的体表肌肤处于紧张且抑制的状态时,皮肤会出现发冷、发紧的情况,外在表现就是手脚冰凉。

另外,婴幼儿在感冒初期,也会出现流鼻涕、鼻塞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儿的鼻腔比较敏感,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分泌物会变多,从而导致鼻涕或鼻塞。 此外,婴儿感冒后,初期也可能会出现打喷嚏的情况。

如果发现宝宝有手脚冰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情况,可能是宝宝感冒了。此时,家长们应该做好宝宝的保暖措施,并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确诊,然后再根据医生的指导去治疗。

我们知道,婴儿游泳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平时经常游泳的婴儿得感冒的次数比较少。那如果宝宝感冒了,还能游泳吗?游泳是否能环节宝宝的感冒症状呢?

婴儿游泳确实能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促进体重和身高的增长,促进智力发育,提高食欲,加强身体免疫力等。但如果宝宝感冒了,还是建议不要让宝宝继续游泳。

宝宝感冒后,身体免疫力下降,此时游泳,容易受到泳池或空气中的细菌感染;如果宝宝出现发热的情况,游泳可能会让宝宝受凉,容易加重感冒。

总之,宝宝感冒后,家长不能带宝宝去游泳。同时,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要清淡,多补充一些宝宝身体所需营养;多让宝宝休息并做好保暖措施,多喝水,了解宝宝的实时体温,一旦发现任何不妥,应该尽快带宝宝去医院就医。

成年人感冒后,身边的朋友或医生都会提醒,要多注意饮食,有些东西尽量不要在感冒期间吃。婴儿感冒后,医生也同样会这样叮嘱家长,让家长多注意婴儿平时的饮食,避免因而因为误食一些食物而加重病情。那么,婴儿感冒后的饮食有哪些禁忌呢?

第一,不能吃寒凉食物

寒凉食物容易伤及宝宝的肺脏,尤其宝宝感冒咳嗽时,吃寒凉食物还容易导致肺气鼻塞,感冒会加重。

第二,饮食不能过于油腻

婴儿感冒后,肠胃消化能力变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家长给宝宝准备辅食时,应以清淡为主。

第三,不能吃沾滑的食物

比如我们常常的巧克力、糖果等容易沾到牙齿上的食物都属于沾滑食物,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感冒的婴儿应该少吃或不知。

第四,不吃酸甜食物

甜食属于助热食物,感冒期间吃了容易加重宝宝体内炎症;酸性食物不利于化痰,感冒且咳嗽的宝宝不适合吃。

第五,不能盲目吃补品

补品多数上火食物,宝宝感冒期间,身体免疫力下降,吃过了补品反而容易加重感冒。

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就比成年人要低很多,加上感冒,对外界的抵抗力会更弱,如果此时不注意一些生活习惯,不仅会延长感冒治愈时间,还可能加重感冒症状。因此,婴儿得感冒后,家长们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第一,多喝水

婴儿每天身体所需水量通常是150毫升,如果喝水不够,身体里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感冒反而会加重。因此,在宝宝感冒期间,要多让宝宝喝开水。

第二,少食多餐

感冒时,婴儿的食欲会变差,甚至会出现厌食的情况。此时,为了保证宝宝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家长应该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食物要忌油腻,让宝宝不拒绝进食。

第三,用药要正确

不能随便给宝宝使用成年人的感冒药,因为大人吃的感冒药里有一些对宝宝有害的物质,宝宝吃了不仅不能治好感冒,还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带来伤害。

第四,避免转为肺炎

很多婴儿得肺炎都是从感冒开始的,在护理感冒的婴儿室,要照顾妥当,避免让感冒发展为肺炎。通常,婴儿感冒后,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心跳加速、持续湿痰、非常惧寒、胸部疼痛等情况时,要警惕感冒转肺炎。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