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碱性磷酸酶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属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该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以骨、肝、乳腺、小肠、肾中含量较高,其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经胆汁排入肠道。ALP测定方法主要是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
血清碱性磷酸酶

血清碱性磷酸酶英文名称:ALP。血清碱性磷酸酶是骨骼、肝胆、小肠、肾、肺等产生的同工酶。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ALP经肝胆系统进行排泄。所以当AKP产生过多或排泄受阻时,均可使血中AKP发生变化。临床上常借助ALP的动态观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临床疗效。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

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不同的测试方法下,它的正常值范围都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不同测试方法的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

成人:40~160U/L;

儿童:<350U/L;

2、磷酸苯二钠法:

成人:3~13Kat单位;

儿童:5~30kat单位;

3、动态法:成人:20~110U/L;

青少年:

(1)男性:<750U/L;

(2)女性:<500U/L;

儿童:<500U/L;

婴儿:50~240U/L。

(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血清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但由于骨组织中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高,应加以鉴别。导致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原因有:

1、代谢异常原因

碱性磷酸酶主[2] 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都会使碱性磷酸酶偏高。

2、胆道排泄异常

碱性磷酸酶是需要经过肝脏,然后由胆汁排出,当排泄过程中出现异常,那就会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

3、骨骼组织原因

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偏低主要以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等疾病为多见。如果出现碱性磷酸酶偏高的症状,很有可能是由于肝硬化、肝癌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碱性磷酸酶正常值范围为32-92U/L;1-12岁的儿童(不论男女)的碱性磷酸酶正常值都应小于500U/L;15岁的女童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在40-150U/L之间,12-15岁的男童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应小于750U/L;20岁的男童碱性磷酸酶正常值在40-150U/L之间,如超过此最低及最高范围的正常值均为异常,都应及时查明诱因。

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可见以下症状:

1、无黄疸:肝硬化、肝细胞癌、胆管疾病(胆管癌,肝内结石)、局限性肝损害(转移性肝癌、肝脓疡、肉芽肿性肝损伤)、其他肝疾病(慢性肝炎、脂肪肝)、骨疾病(佝偻病骨软化症、或骨肉瘤)、转移性骨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骨、肝转移)等。

2、有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肝炎病毒以外的病毒引起的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他肝内胆汁瘀滞、阻塞性黄疸(胆管癌、胆管细胞癌、胰头癌,总胆管结石,硬化性胆管炎)。

那么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怎么办呢?

如果检查中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偏高,患者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找出病因,并根据具体病情做针对性的治疗。如果是生理性的原因,就属于正常现象,大家不必担心。 如果是病理性的原因,患者首先要弄清楚是哪种病引起的,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疗。

血清碱性磷酸酶指标低可以见于牛奶-碱综合征、坏血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摄入过多、恶性贫血、重症慢性肾炎、呆小病、恶病质等症状。那么血清碱性磷酸酶偏低怎么办?

可以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例如纳豆里面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还有纳豆菌、异黄酮、维生素E、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起到综合调理的作用。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