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

孩子老是睡不好,不是睡不着,就是常常半夜惊醒。要知道决定人长高的生长素在睡觉的时候分泌最为旺盛,若孩子睡眠质量不高,生长发育情况也会受到极大影响。孩子出现的这些睡眠问题我们统称儿童睡眠障碍。
儿童睡眠障碍

睡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目前对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研究结果提示是一种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有关的发育性疾病,由于大脑发育延迟而扰乱了正常的睡眠节律,因而出现梦多、睡惊等症状。虽然对大脑发育延迟目前尚无根本解决方法,但对引起它发病的危险因素如心理因素、抚育不当等,则值得多加注意。

目前儿童常见的睡眠问题主要有:憋气、张口呼吸、磨牙、夜间睡眠出汗多、尿床、做噩梦等。影响婴幼儿睡眠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婴幼儿白天睡觉总时间、父亲职业、儿童卧室通风情况、母孕期在家中被动吸烟、儿童睡床情况、出生窒息、父亲睡眠过程中的说梦话等情况。

1、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安

前者为孩子不能入睡,后者则表现为睡眠不深或容易惊醒。年龄愈大,睡眠障碍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过分逗引或恐吓孩子,同时还要让孩子养成定时起居的睡眠习惯。

2、睡觉旋转:神经发育未全

孩子睡觉老是360度旋转,也是婴幼儿睡眠的一大障碍。新妈妈们老是抱怨,孩子睡觉时明明睡这头,可是醒来的时候头都不知道转哪边了,一个晚上不知道要帮他调整多少次。刘主任表示,婴幼儿睡觉出现身体的旋转,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神经发育未全。

3、梦惊

一些孩子睡觉时忽然大叫,可能是因为白天受到惊吓,亦或者睡觉时做梦,如果只是偶然发生,仅是生理上的原因,妈妈无需担心。但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睡眠障碍,就很有可能是由病理性的上的原因引起的,妈妈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

4. 梦呓

部分孩子睡觉梦呓,在排除癫痫之后,梦呓部分属于生理现象,但是梦呓多了,就需要进行睡眠监测。

5. 吃被子

孩子睡觉喜欢吃被子,如同孩子喜欢吸奶嘴一样,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习惯,但是也不排除因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缺乏锌和铁同样会导致孩子睡觉喜欢吃被子。如果孩子有这种习惯,可以让孩子吸奶嘴睡觉,更加卫生。对于如何鉴别孩子是否由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刘主任建议,如果妈妈发现孩子有睡眠障碍,最好还是先到医院进行排查。

6、梦游症

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也是癫痫表现之一。孩子从睡眠中起床,步态不稳如醉酒状,面无表情,往往不语,在室内走动,可避开障碍物。片刻后自行上床复睡。有时绊倒在路旁后立即入睡,醒后对梦中的经历不能回忆。梦游可能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癫痫的一种症状,需要作脑电图检查以作鉴别。

专家表示,造成孩子睡眠障碍的可能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情形为以下6种:

1、环境因素

家长的作息、生活习惯与孩子息息相关,常见大人作息不固定或是未提供适合休息的睡眠环境、太过吵杂的环境音,都有可能令孩子的睡眠产生障碍。

2、性格因素

有些孩子的天生气质比较敏感或是情绪易高张,若孩子需要被安抚或是安全感,则家长应全力提供,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则因天生气质造成的睡眠障碍便可获纾缓。

3、需求未被满足

家长应主动视察的睡眠障碍是否来自于饥饿、尿布湿等基本需求。孩子的食量增加与否以及尿布等选择,家长也应事先做足功课,为孩子选择最适合他的产品。

4、室温

婴儿房中应保持适当的温度与湿度,建议最佳温度在26-28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则在50-60摄氏度。除室温外,家长另需注意孩子被蚊虫咬伤的可能性。

5、家长情绪

家长过于紧张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与睡眠质量。例如尿布的更换约为1-2小时更换一次,假如没有大便亦可视情形约4小时更换一次,家长应小心别让查看尿布的动作变成打扰孩子休息了!

6、肠绞痛

当孩子反复出现莫名哭闹且无法安抚的情形,在尝试各种安抚方式皆无效之后,则孩子可能因为肠绞痛而无法入睡。造成孩子肠绞痛的原因不明,建议家长若安抚无效或怀疑为肠绞痛,应带孩子就医治疗。

预防和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要注意调整儿童昼夜睡眠时间,保证儿童卧室的通风,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让儿童从小养成独立睡眠的良好习惯。另外,家长要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使自己的睡眠习惯和时间科学化。

家长要培养3至6个月孩子安静躺着自己入睡,培养婴幼儿正常的昼夜睡眠规律以及睡眠/觉醒周期自动转换的能力。这些方法将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的睡眠环境,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孩子睡觉打呼噜并不是因为孩子睡得香,而是睡眠障碍的警告。如果孩子有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应及时治疗,如果身体肥胖应尽快减肥,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打鼾。

另外根据调查,处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如父母经常争吵,或离异家庭中,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偏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如父母教育过于严厉;父母之间教育方式不一致使孩子焦虑、内心矛盾,最终心理失衡,成为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要解决儿童睡眠障碍,最根本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温馨的气氛和环境,父母抽出一定时间增加亲子间的接触和交流。这样能够起到安定儿童情绪、缓解恐惧与焦虑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孩子睡眠障碍问题得到解决。

1、控制灯光

可以让孩子关灯睡觉,如果爸妈担心的话,可以开个小夜灯,专家指出,孩子大约在3-4个月大之后退黑激素分泌较多,如果房间灯光过量,会无法分泌退黑激素,就容易睡不好。

2、睡前沐浴

帮孩子洗浴的最佳时机点就是睡前1-2小时,可以帮助肌肉放松,在洗澡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做些肢体的互动,帮他手脚稍微按摩一下,洗完澡后帮他擦些乳液都有助睡眠。

3、调节温度

孩子在2-3个月时新陈代谢逐渐增加,或者吃奶就容易怕热,如果睡眠空间闷热的话,就容易睡不好,因此爸妈可以开适度空调,大约控制在24-26℃之间,如果怕孩子着凉,可盖小薄被,或者穿上薄长袖,当然,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所以适合温度因人而异,以孩子手脚不冰冷为主。

4、安抚情绪

睡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不要在睡觉前嬉闹和玩耍,因为这样会使孩子过于兴奋而不易入睡。在孩子吃完晚饭后不要参与使孩子子兴奋的游戏,不让孩子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睡觉之前不要做剧烈运动。

5、不要催孩子睡觉

不要急催孩子睡觉,要心平气和。父母焦躁不安会使孩子的情绪也受到影响。不能让孩子有父母想要摆脱他的感觉,否则孩子就会哭闹,不愿上床睡觉。

1、预防孩子睡眠障碍,应从妈妈做起

其实,预防孩子睡眠障碍,可以从孕妈妈做起。只有孕妈妈健康了,生出来的孩子才能更健康。刘主任说,要预防婴幼儿睡眠障碍,孕妇在怀孕期间,就应补充好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

2、专家建议:分床睡最健康

造成婴幼儿睡眠障碍有多种原因,其大人小孩同床睡也是其中之一。父母跟孩子由于生活、睡眠习惯不同,同睡一床,容易影响彼此的睡眠质量。大人盖得被子对于婴幼儿来说,过于厚重,容易压迫孩子的呼吸,导致孩子呼吸不畅。就连大人简单的翻身动作,也会影响孩子睡眠质量。而孩子夜间哭闹,也容易令大人睡眠质量降低。刘主任建议,婴儿最好分床睡,有条件的家庭,一岁以后最好可以分房睡。

3、不睡午觉不是错

一般幼儿园都会让小朋友睡午觉,可是总有部分小朋友不爱睡午觉。睡午觉其实只是一种习惯,正如大人是否有睡午觉的习惯,能睡午觉固然好,利于补充下午的精力。但是孩子如果不爱睡午觉,也不要强迫,应顺其自然,只要不影响他人休息就好。

4、创造良好入睡环境

充分了解孩子困乏欲睡的信号。制定一个有规律的睡眠和休息计划,并且坚持执行。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温度适宜、光线微弱、舒适宁静都很重要,不要频繁地变换孩子的睡眠环境。

即使是出生两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也需要开发睡前常规行为,比如洗澡、按摩等。

让孩子在有睡意但未入眠的时候上床,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抚慰和放松并且自然入睡。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