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插座

多用插座在我们生活中不止常见,还是用比较频繁,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这种插座实用性和便利性强。但对于不少缺乏插座使用常识的朋友来说,有两个问题是一直没搞懂的,那就是多用型插座如何选购,以及它能同时插多少个插头。
多用插座

多用插座,也叫做多功能插座,是一种具有多种插孔的插座。这种插座因为能插很多类型的插头而深受大众的喜爱。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进一步了解一下该类插座。

常见的多用插座主要的插孔包括2孔、三孔以及usb插孔,而且插孔数量众多,有点像我们平时使用的排插。它的形状多为长方形,分四用和五用插座两种类型。其实,排插只是多功能插座中一种类型,另外两种类型分别是工业插座和转换插座。

在多用电源插座的内部,存在两片通用的导电铜触片,而且铜片两边安装了弹簧。当插一个插头时,插座能正常使用,但插入的插头查过两个后,尤其是插头还是紧挨着插的话,可能会有接触不良或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

因此,在使用多用电源插座时,应该控制好插座的数量,避免插入过多的插头,当圆芯插头和扁芯插头混用时,不能大于2个,否则容易让插座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

现如今插座市场的局面比较混乱,存在很多劣质的插座。而插座本身质量不好,不仅会危害大家的购买权益,更容易造成人身安全。因此,挑选插座是大家都有必要学习的技巧。下面妈网百科就来说说多用插座怎么选购。

首先,认清楚产品标识。比如品牌logo是否准确,3C认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是否齐全。

其次,看设计是否合理。大品牌的插座除了注重原材料外,也注重设计的合理性。比如插孔与插孔之间的间距不过大也不过小,能保证上下左右插孔都能同时插上插头。

接着,看绝缘材料是否优质。绝缘材料就是插座上的塑料部分,是保障用电安全的关键。优质的绝缘材料强度高、抗摔性好,重要的是阻燃性好,当插座超功率运载时,不会那么容易发生火灾。

再次,检测内部铜件的材质。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插座铜件都是经过锡磷青铜表面精细化镀镍的特殊处理的,铜件耐热性好、导电性好、抗氧化性好。

最后,体验插座的整体感觉。这一点可以从插座的触感来判断,亲手摸一摸、掂一掂插座,看看插座是轻还是重,手感粗糙还是精致。通常,优质的插座手感虽轻巧,但却不艰涩。

现在很多插座上都自带控制插座的开关,这样可以在不想拔插头时也能正常让电器断电。那么,如果多用插座选带开关的好吗?

如果大家有用过带开关插座的话,就会知道,带开关的插座有的是只带一个总开关,有的是每个插孔都自带一个开关。前者的优点是,直接想要让插座断电,按一下就行;缺点是,不能有针对性的给每个插孔断电。后者的优点是想给哪个插孔断电,按相对应的开关即可;缺点是需要重复按几次,才能关掉所有的插孔电源。

但无论是带一个开关的插座,还是带多个开关的插座,多用插座还是选择带开关的比较好。这样可以避免经常插拔电器的插头而缩短电器的使用寿命,也能让大家在使用插座时更方便,比如再也不用撅着屁股去电脑桌后面拔插头了,再也不用搬凳子去拔墙壁高处的空调插头了。

为了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国家通常会根据电器的发展情况不断修订插座标准。这些年,一些商家都在说,多用插座已经被禁止使用了?这是真的吗?

其实,现在已经被国家命令禁止售卖和使用的是多用孔插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万能插座,而不是多用插座。多用插座其实更多的是指多功能插座,指的是一个插座上有多种类型的插孔,不是只插孔是可以多用的。

这一点可以从2008年12月30日发布,201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国标GB2099.3-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2部分:转换器的特殊要求》中得知。

如今的新国标电线是“一孔一用”的新五孔插座,这种插座在超负荷运载时会自动断电,以免电器和人们的人身安全受到损害。如果家里选购的是新五孔多用插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继续使用。但如果家里的插座还是老版的万能插座的话,建议尽早更换成新国标插座。

为了让插座能同时插多个插头,避免插座不够用的情况,很多家庭都会选择购买和安装多用插座。一安装好,就巴不得将插座上的插孔都插满。那么,一个多用型插座到底能同时插几个插头呢?

通常,每个插座都是有自己的额定电压和电流的,也就是,不同的插座有不同的最大承载功率。当插座上面所插电器的总功率大于插座最大能承受的功率时,插座就属于超负荷运载。这时,插座内部的铜片会发热,接着,绝缘层开始软化,甚至烧焦,严重的,到最后插座还可能起火。

因此,无论是多用插座是有多少个孔,都不应该同时插太多的插头,应该事先计算好这些插头插上去是否会“超载”。尤其是冬天需要使用各种大功率的空调、取暖器时,更应该多注意这方面。一般,一个多用型插座不能同时插入超过2个的大功率电器插头。

最后,妈网百科在这里提醒大家,为了保证插座的正常运转和家庭用电安全,空调、电磁炉、电暖气、电冰箱等功率比较大的电器最好选择专用插座。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