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确实是致癌的,大量食用和经常食用鱼露的人应该注意,最好不要食用这种调味品。鱼露致癌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喜爱吃鱼露的地区,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都比较多发,有专家研究证明,细胞当中的鱼露含量为62.5微升/毫升浓度时即可引发染色体畸变。而一位香港的生物学家从鱼露中曾分离出r亚硝胺成分,这种致癌物质可能是在用盐腌制晒干的过程当中或者之前产生的,当时原材料鱼虾正处于蛋白质腐烂阶段。
鱼露致癌究竟是什么成分在作怪呢?目前认为鱼露诱变消化道癌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鱼露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发酵霉变,滋生了白地霉、串珠镰孢霉、黄曲霉等多种真菌,这些会直接引发癌变,二是鱼露食盐量在30%左右,这其中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导致食管及胃的上皮化生和变性而引发窟症的发生。
鱼露虽然是很多地区的传统吃食,但是它确实可以诱发癌症,在喜爱吃鱼露的15~34岁的人中,常见发生鼻咽癌,而在l~3岁就开始经常食用鱼露的人中,有很大的得鼻咽癌的危险性,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弃老祖宗的这种不健康食材呢。
鱼露是在我国南部沿海和东南亚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也叫做鱼酱油,它可以帮助食物增鲜,在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是比较多见的水产调味品。鱼露是由小鱼虾为材料制成的,这也是它的鲜味来源,这些下脚料经过了腌渍、发酵、熬炼的过程,最后才成就出这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鱼露呈琥珀色,和酱油十分相似。这些原本出现在中国的调味品经过华侨的传播,流行于东南亚国家,在现在的21世纪,一些欧洲国家也在使用鱼露作为食物的调料。
鱼露在制作过程中,鱼虾中本身含有蛋白酶及其它酶,它们在多种微生物的参与下对原料鱼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成分进行发酵分解,从而形成了这种风味的独特的调料,我国南部沿海一些地区都是食用它,但是近来鱼露被指致癌,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鱼露的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这是因为它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在鱼露中含有18 种以上的氨基酸,而且有8种氨基酸都是我们人体必需的,鱼露中还富含牛磺酸,有降压和降血糖的功效,同时解热抗炎,是水产品中重要的功能成分。
鱼露中还含多种有机酸如丙酮酸、富马酸、琥珀酸等和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Cr、I、Se等。除了这些丰富的营养元素,鱼露中所含的呈味性肽,氮含量高,这些成分让鱼露的味道十分鲜美,它能够帮助掩盖畜肉的异味,缓减酸味和咸味等,还能增加我们的食欲,可以用它做出美味的开胃菜。
鱼露的制作过程一般来说就是发酵熬制,在沿海地区的渔民们一般会把新鲜的鱼虾和适量的水放在大缸中,放在阳光下暴晒几个月,这些鱼虾就会腐烂,有液体从其中流出,加入适量砂糖、大蒜、辣椒及柠檬等调味,这样就制成鱼露了。一些营养元素和致癌物质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海水鱼加入食盐经过发酵蒸馏,鱼露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有些制作工艺中,为了加快鱼露的发酵,缩短制作周期,会在制作鱼露时加入酶活鱼内脏,这种内脏中含有丰富的蛋白酶,如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等,可以加速蛋白质的分解,从而缩短发酵周期,让鱼露的制作更加快了步伐。
鱼露的保质期一般都是一年左右,不过由于很多鱼露都是包装好的制品,所以具体的保质期应该看包装上标出来的,超过保质期的鱼露最好不要食用。鱼露是发酵熬制而成的,这类食物一般保质期都比较长,加上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食盐,所以还是可以保质比较久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存放,如果是购买的包装好的瓶装的,应该每次用完注意改好盖子,如果是买的或者别人给的散称的,应该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瓶子中,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这样一般是可以放一年的,不过具体的大家还是要以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为主,过了保质期的最好不要食用。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鱼露并不是一种健康的食材,它有致癌的可能,而且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经常食用和大量食用的地区。那么我们有没有别的调味品可以代替鱼露来使用的呢?当然没有哪种调味品可以做到和鱼露的味道完全一样,但是酱油、虾酱、虾油或者蚝油等都可以代替鱼露来作为菜肴的调味品,虽然味道不一样,但是也是不错的选择,不需要非要吃鱼露,而且除了部分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可能适应不了鱼露的味道。总之,鱼露并不是一种健康的食物,由于它和癌症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大家最好摒弃这种调味品,寻找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