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煮鸡蛋

鸡蛋是日常饮食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高蛋白质食物,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用鸡蛋制作的菜式更是多种多样,其中,煮鸡蛋的蛋白质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可高达为100%,被认为是最完美的食品之一,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热爱,尤其是为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的妈妈们,一道简单易做的煮鸡蛋已经成为了早餐和营养餐的首选。那么,怎么煮鸡蛋才能把鸡蛋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煮鸡蛋的营养之旅吧。
怎么煮鸡蛋

煮鸡蛋也是生活中的一门学问,要懂得怎么煮鸡蛋,就要先懂得怎样去挑一些好鸡蛋。煮鸡蛋也是很将技巧的,如果你煮的时间长了一点的话,鸡蛋壳就会粘着里面的蛋白。

晃一晃鸡蛋:感觉一下鸡蛋的晃动,如果晃动的比较有弹性,则表明鸡蛋新鲜。如果声音较大,没有弹性,则鸡蛋不新鲜。

看一看鸡蛋:如果鸡蛋表面粗糙,则鸡蛋新鲜。如果表面很光滑,则说明鸡蛋存放时间比较长,不新鲜的可能性很大。还要注意一下,如果鸡蛋表面有灰色或者黑色的斑点,则不要购买,很有可能是坏鸡蛋!

照一照鸡蛋:找一处光源,照一下鸡蛋(超市里有灯的),气室比较小的为新鲜鸡蛋,反正则不新鲜。因为鸡蛋放久了之后,会进入空气,因此气室会慢慢变大。

煮鸡蛋是鸡蛋里最常见的吃法之一,主要将鸡蛋放入水中煮熟即成,是不是很简单呢,但需要方法得当,才可使煮出来的鸡蛋的营养吸收率最高,相反,如果做法不当,反而会破坏了鸡蛋的营养成分,现在让我们来看下它的做法吧。

1、将新鲜鸡蛋洗净,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1分钟,然后用小火烧开,可以防止鸡蛋在烧煮中蛋壳爆裂。烧开后改用温火煮8分钟即可。需控制好烧煮时间,切忌时间太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2、鸡蛋煮熟后不必马上取出,待1-2分钟后再取出或放至凉开水、冷水中降温半分钟,这样容易剥皮,但为防止细菌感染,不宜放入自来水中。

刚刚介绍完煮鸡蛋的做法是不是非常的简单易行呢,其实它还有一些小窍门的。

1、泡水。

在煮鸡蛋之前,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消化;

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再放入冷水锅中烧煮,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当然,这只是保持鸡蛋外形完整的方法之一。

2、火力。

•煮鸡蛋时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

•若使用小火,又延长了煮鸡蛋的时间,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

•实践证明,煮鸡蛋以中火最为适宜。

3、时间。

在确定了火力大小之后 ,只要准确地掌握好了煮蛋时间,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

例如,煮软蛋,水开后煮3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尚呈流体状;煮溏心蛋,水开后煮5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呈稠液状,软嫩滑润;煮硬蛋,水开后煮7分钟即可,此时蛋清凝固,蛋黄干爽。

需要注意的是,煮硬蛋时切不可随意延长时间。因为鸡蛋在沸水中煮的时间过长、超过10分钟时,鸡蛋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从而降低鸡蛋的营养价值。

4、搅动。

在煮的过程中,如果想让蛋黄凝固在蛋清的正中间,应在鸡蛋下锅后用手勺不停地顺一个方向搅动,使锅中的水呈漩涡状转动,直至煮熟。大概是与物理学中的离心力、向心力的原理有关吧。

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不正确的吃法也会使我们的身体不健康,尤其是掌握着家庭健康饮食的妈妈们更应该了解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吃鸡蛋有着什么样的误区,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误区一: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许多人买鸡蛋只挑红壳的,说是红壳蛋营养价值高,而事实并非如此。蛋壳的颜色主要是由一种叫“卵壳卟啉”的物质决定的,而这种物质并无营养价值。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于鸡的饮食营养结构。

评价蛋白的品质,主要是蛋白(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

蛋黄的颜色有深有浅,从淡黄色至橙黄色都有。蛋黄颜色与其含有的色素有关。蛋黄中主要的色素有叶黄素、玉米黄质、黄体素、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蛋黄颜色深浅通常仅表明色素含量的多寡。有些色素如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因此,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误区二: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误区三:煮鸡蛋时间越长越好

为防鸡蛋在烧煮中蛋壳爆裂,将鸡蛋洗净后,放在盛水的锅内浸泡1分钟,用小火烧开。开后改用文火煮8分钟即可。切忌烧煮时间过长,否则,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会与硫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亚铁的褐色沉淀,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误区四: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早上喝豆浆的时候吃个鸡蛋,或是把鸡蛋打在豆浆里煮,是许多人的饮食习惯。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与蛋清中的卵清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误区五:“功能鸡蛋”比普通鸡蛋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富含锌、碘、硒、钙的各种“功能鸡蛋”问世。其实,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食功能鸡蛋。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缺功能鸡蛋中所含的营养素。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功能鸡蛋时应有针对性,缺什么吃什么,切忌盲目进补。

误区六:老年人忌吃鸡蛋

由于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一直流行着老年人忌食鸡蛋的说法。近年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没有道理。

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被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七: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我们知道,对胎儿脑发育来说,鸡蛋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在1000克鸡蛋中,含有蛋白质14.7克,脂肪11.6克,热量170千卡,含钙55毫克,磷210毫克,铁2.7毫克,胡萝卜素1440毫克等,营养丰富,又易消化吸收。另外,中医也认为,鸡蛋性味甘平,有滋阴润燥,养血安胎的功效。

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对人而言,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最佳,仅次于母乳。

虽然鸡蛋营养价值高,但也不能多吃。如今也有不少家庭会认为鸡蛋是完美的孕产期食品,每天给孕妇吃很多鸡蛋,有的多达10-20个,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孕妇吃鸡蛋应适度,如果每天吃太多鸡蛋,或基本依赖鸡蛋来提供营养物质,非但不会对身体有利,反而会有害。

1、食用过多鸡蛋会增加孕妇胃、肠的负担,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2、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毕竟没有包括所有的营养素,不能取代其他食物,也不能满足孕妇在整个孕期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3、孕妇吃鸡蛋过多,则摄取了过多的蛋白质,造成生物利用率降低,没有被充分消化吸收,其实是一种浪费。如果想获得鸡蛋的所有好处,应避免吃太多。

4、特别是临近分娩的孕妇和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2-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