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怎么挑选

狗肉是一种大补的食物,特别在广东以及广西地区,吃狗肉成为了人们冬季进补的首选。但是大家会买狗肉吗?特别是要注重狗肉的健 康,避免买到病狗肉呢!今天妈网百科告诉大家如今市场狗肉的价格以及狗肉怎么挑选好,喜欢吃狗肉的你千万别错过哦!
狗肉怎么挑选

冬天吃狗肉,在广东地区很多地方都深受大家的欢迎,尤其在广西玉林一带,更有夏至吃狗的习俗。但是人们在挑选狗肉的时候不了解怎样的才是新鲜的,我们要如何挑选好狗肉,避免被坑呢?

1、要选择正规的摊点,超市地方购买狗肉。

2、看看狗脖子上面有没有血洞和绳子扣的痕迹,如果没有的话,就要小心是否为毒狗肉了。

3、看狗肉表面是否苍白无血色,如果是新鲜的狗肉肉质是呈红色的,而且闻起来没有腥味,而毒狗肉就会看上去很苍白。

4、掰开狗嘴。看看里面是否有残留的物质和药物的异味。

5、看皮肤。正常宰杀的狗肉皮肤看上去是很有光泽的,但是毒狗肉的皮肤不仅光泽全无,其颜色还会偏暗。

狗肉怎么做好吃?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到外面炖狗,吃狗肉煲,但是如果要在自家炮制狗肉,应该如何下手呢?今天妈网百科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狗肉怎么做好吃!

下面为大家介绍远近闻名的狗肉火锅的做法!

主料:狗肉1500克

辅料:当归50克,青蒜20克,茴香15克

调料:食盐5克,酱油75克,味精2克,葱10克,姜10克,桂皮15克,黄酒100克,白酒25克,红尖椒10克,辣椒酱25克,白砂糖15克,猪油(板油)100克,水适量

做法:

1、处理狗肉。刚买回来的狗肉将上面的毛用炉火烧干净,放入冷水中刮洗干净。

2、狗肉切成4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入锅中,加入冷水适量,大火烧开后撇去血沫,捞出狗肉洗净沥干。

3、狗肉用高粱酒和食盐、味精搅拌均匀稍微腌制15分钟。

4、青蒜切成大概3.5厘米长的段;桂皮、茴香用清水洗净备用。

5、准备炒锅,热狗后放入熟的猪油,烧到八成熟的时候,放入狗肉煸炒3-5分钟,加入绍酒、辣酱、白糖、酱油、食盐,继续煸炒,直到收干水,让狗肉入味。

6、此时放入葱结、整只红干辣椒、桂皮、茴香、当归以及清水1000克,盖上盖子用大火煮沸之后,调成小火继续焖煮2小时左右,直到狗肉变酥软。

7、将配料捞出来,将狗肉转锅倒入砂锅呢,继续煮10分钟就可以吃了。

广西举行的狗肉节如今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到底为什么人们对狗肉情有独钟呢?不得不提及的便是狗肉的功效与作用了,狗肉属于大补的食物,可以温阳补肾,好处多多。

1、滋补气血。人们往往在冬季吃狗肉,可以起到补血养气的效果,吃了狗肉之后,可以让气血溢肺。

2、补肾壮阳。狗肉可以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甚至在中医上还认为狗肉是一种良好的中药,可以补肾壮阳。

3、增强抵抗力。冬天人们可以多吃狗肉,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以及老年人的抗寒能力,有助于提高消化能力以及促进血液循环。

4、改善性功能。都说狗肉是“至尊肾宝”,这可不是徒有虚名。狗肉可以治脾肾气虚,改善精神不振和性功能低下的现象,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尤其冬天抗寒能力有所提升。

狗肉不仅是温补之最,而且还是发物之最。所以人们在吃狗肉的时候,还要提醒自己,在吃狗肉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别以为美食就能吃多,小心滋补变危害!

吃狗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中风后遗症等疾病的人们不宜吃狗肉。因为狗肉热性大,这类人们吃狗肉之后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脑血管破裂的现象。

2、含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胃炎、溃疡病、肺结核、痢疾、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人也不适宜食用狗肉,因为狗肉属于温热食物和发物,并不适合他们食用哦。

狗肉虽然好吃,但是吃狗肉的禁忌也不少!除开胃炎、高血压、肾炎、血管病等患者不能吃狗肉之外,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要留心吃狗肉的时候不能搭配的食物,避免混搭引起不适哦!

Q:炒狗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A:大葱、姜、大蒜、绿豆、茶叶、鲤鱼、鳝鱼

1、大葱。大葱性辛温,而狗肉性大热,两者同吃只会增加火热,引起上火。

2、姜。与上面同理,狗肉和姜都属于温性的食物,两者一起吃只会增加上火的症状,特别是阴虚内热的人切忌将这两种食物同吃。

3、大蒜。狗肉属于温补性质强的食物,而大蒜辛辣,搭配同吃只会助火伤阴,尤其火热阳盛的人更不能吃!

4、狗肉和绿豆同吃容易引发腹痛以及消化不良的现象,若不甚同吃了,可以赶紧用甘草煎水喝来缓解不适。

5、吃狗肉,表喝茶!因为茶叶里面的鞣酸和狗肉的蛋白质一结合,就会产生一种物质,让肠胃蠕动变得缓慢,甚至引起便秘。

6、狗肉别搭配鲤鱼!鲤鱼里面的十多种游离氨基酸以及组织蛋白酶容易与狗肉中的物质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

7、狗肉不能和鳝鱼同吃。因为两者都属于温性的食物,尤其是狗肉,是温热之最,同吃更容易助长温火,不利于身体健康。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